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資治通鑒(精)/美繪國學書系

  • 作者:編者:(北宋)司馬光|責編:李文峰
  • 出版社:青島
  • ISBN:9787555293576
  • 出版日期:2021/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09
人民幣:RMB 3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資治通鑒》(又作《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記載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跨越十六個朝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
    《資治通鑒》既是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它不僅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了統治經驗,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在這部巨著中,司馬光運用敏銳而深刻的觀察力、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展現了當時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
    本書僅收錄了《資治通鑒》的精華篇章,為刪減本。

作者介紹
編者:(北宋)司馬光|責編:李文峰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後,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目錄
周紀
  魏文侯問相於李克
  智伯之亡
  魏武侯與吳起論山河之固
  子思言苟變于衛侯
  子思言于衛侯
  齊威王辨臣之毀譽
  秦孝公、衛鞅變法
  齊威王與魏惠王論國寶
  韓昭侯不仕申不害從兄
  商君之死
  孟嘗君用諫
  司馬錯論伐蜀
  燕王噲務虛名而亂國
  孟子答齊宣王
  張儀誑楚
  郭隗之招賢策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廉頗負荊請罪
  田單克狄
  趙奢收租稅
  觸龍說趙太后
  趙王以名任趙括為將
  毛遂自薦
秦紀
  李斯諫逐客令
  齊王建之亡國
  秦始皇焚書坑儒
  趙高擅權
漢紀
  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韓信拜將
  劉邦用陳平
  韓信大破趙軍
  項羽之敗
  漢高帝論得天下
  漢高帝赦季布,斬丁公
  漢高帝封蕭何
  漢高帝封雍齒為侯
  冒頓滅東胡
  貫高不累趙王張敖
  馬上得之,焉能馬上治之
  欒布哭彭越
  漢高帝納諫赦蕭何
  蕭規曹隨
  王陵失相
  周勃安劉
  南越王趙佗改號
  張釋之依法論罪
  漢文帝召罷季布

  晁錯言貴粟
  馮唐不知忌諱
  周亞夫治軍
  漢文帝遺詔
  文景之治
  汲黯矯制賑貧民
  汲黯面折漢武帝
  李廣與程不識為將
  衛青功高不驕
  汲黯諫漢武帝勿殺賢才
  漢武帝以腹誹誅顏異
  蘇武持節不辱
  漢武帝罪己詔
  漢武帝以法論處昭平君
  班固、司馬光論漢武帝
  雋不疑收縛偽衛太子
  漢昭帝為霍光釋誣
  霍光廢黜昌邑王
  夏侯勝非議詔書
  漢宣帝注重太守
  丙吉不言己功
  張安世舉賢不望私謝
  疏廣不為子孫立產業
  漢宣帝責太子
  石顯之變詐
  侯應論罷邊十不可
  王莽未篡時之謙恭下士
  朱雲直諫
  大司農孫寶免官
  祭遵奉法不避
  光武帝不計前仇降朱鮪
  宋弘之為人
  光武帝敕馮異討敵之策
  任延不奉「善事上官」詔
  郅惲拒關
  光武帝偃干戈修文德
  光武帝查辦度田不實官吏
  強項令董宣
  馬援不服老
  馬援寄書誡兄子
  漢明帝尊師
  寋朗奏楚獄多冤
  馬太后拒封外戚
  孔僖自訟
  班超誡任尚
  楊震拒贈金
  周舉劾左雄
  蘇章為冀州刺史
  李雲露布上書
  蔡邕建議廢除「三互法」

  呂范願暫領都督
  劉備三顧茅廬
  崔琰、毛玠並典選舉
  曹操殺孔融
  曹操唯才是舉
  孫權教呂蒙讀書
  諸葛亮論治蜀之要
  曹操殺楊脩
魏紀
  辛毗諫魏文帝勿徙冀州民
  楊顒諫孔明
  吳王重用呂范而不用周谷
  張紘留箋
  劉曄巧詐
  是儀據實答問
  晉武帝賞罰不明
晉紀
  劉毅直言
  苟晞不徇私情
  祖逖誓復中原
  隗瑾非議「舉過有賞」
  遊子遠諫趙帝劉曜
  石勒不記布衣之恨
  陶侃在荊州
  王猛嚴治違法貴戚
  孫盛堅決不改史實
  謝安不懼桓溫
  苻堅兵敗淝水
宋紀
  宋武帝劉裕節儉
  阿柴臨終訓子
  魏太武帝拓跋燾之為人
  崔浩認錯
  古弼奏事
  高允寧死不易辭
  高允諫魏太子勿營園田取利
  高允好切諫
  張白澤諫魏獻文帝班祿以酬廉吏
  魏獻文帝罷門、房之誅
齊紀
  范縝不賣論取官
  魏孝文帝嚴懲貪污受賄
  魏孝文帝以考績黜陟百官
  魏孝文帝自為詔策
  魏孝文帝斷北語而從正音
  魏孝文帝大義廢太子
梁紀
  源懷按察官吏
  梁武帝之屈法
  高道穆不避帝姊

  梁昭明太子之賢
  宇文泰擢用蘇綽
  魏收撰《魏書》
  北周武帝不誅叛臣
  梁彥光治相州
隋紀
  趙綽執法一心
  隋文帝免秦王官
  獨孤后讒害高熲
  韋雲起直言不便事
  梁毗上書劾楊素
  隋文帝之為政
  隋煬帝向諸蕃誇富
唐紀
  蕭瑀受敕必勘審
  李素立諫唐高祖守法
  李世民開文學館
  韋仁壽檢校南寧州都督
  玄武門之變
  唐太宗論功定賞
  唐太宗降宗室郡王為縣公
  唐太宗與群臣論止盜
  魏徵不肯署敕點中男
  唐太宗陷人於法
  戴胄犯顏執法
  非無賢才,患不知人
  杜淹心服善言
  唐太宗論弓矢
  崔仁師治獄
  魏徵願為良臣,不為忠臣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唐太宗畏魏徵
  房玄齡善謀,杜如晦能斷
  唐太宗令群臣論執詔敕
  唐太宗論隋文帝
  魏徵諫止封禪
  長孫皇后贊魏徵
  魏徵不面從而後言
  唐太宗與魏徵論用人
  唐太宗以長孫無忌為司空
  唐太宗納諫不如曩時
  長孫皇后仁孝儉素
  魏徵諫太宗勿以私愛忘公義
  魏徵上疏論人主之「十思」
  柳范面折唐太宗
  唐太宗與房玄齡、魏徵論創業與守成
  房玄齡問北門營繕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當諫其漸
  唐太宗命史官直書其事

  唐太宗親載房玄齡還宮
  唐太宗論其成功之由
  唐太宗誡太子
  房玄齡臨終上表諫太宗
  來濟論養人之道
  王義方奏彈李義府
  趙持滿不自誣
  武后擅權
  狄仁傑諫高宗勿以一柏殺二將軍
  武太后盛開告密之門
  魏玄同寧死不做告密人
  來俊臣誣害狄仁傑
  武太后不罪沈全交
  安金藏剖胸以明實況
  來俊臣之覆滅
  狄仁傑為國薦賢
  郭元振治涼州
  武太後用岑羲
  張柬之等謀復唐室
  李成器讓李隆基為太子
  伴食宰相
  姚崇力主捕蝗
  吳兢堅不改史
  宋璟之剛直
  張嘉貞不營家產
  裴光庭奏用循資格
  韓休峭直,不干榮利
  李林甫口蜜腹劍
  王以割剝求媚
  安祿山以狡黠邀寵
  王忠嗣不以數萬人命易一官
  南霽雲斷指求救兵
  李泌臨別諫肅宗
  張巡殉難
  孫待封寧死不誣人以非罪
  段秀實責郭晞
  郭子儀挺身往說回紇
  郭子儀杖子
  郭子儀奏除屬吏未獲准
  劉澡阿上被貶官
  崔祐甫除官偏濫
  沈既濟論選用之法
  理財能臣劉晏
  陸贄諫德宗辨疑釋嫌
  李泌為韓滉辯誣
  韓滉用人各隨其長
  唐德宗與李泌相約
  唐德宗入民家問樂苦
  唐德宗與李泌論宰相
  陸贄答德宗三事

  陸贄諫德宗用人之失
  裴延齡指無為有
  杜黃裳論帝王之道
  李絳答憲宗問
  裴?拒故人求官
  許孟容抑制京畿豪強
  李絳不進羡余
  唐憲宗選公卿大夫子弟為婿
  韓愈諫迎佛骨被貶
  李翱上言論興太平之政
  唐玄宗之政為何先理而後亂
  柳公權筆諫唐穆宗
  裴度諫唐敬宗勿幸東都
  柳公綽為河東節度使
  朋黨之害
  薛元賞杖殺神策軍將
  李石用人不掩其惡
  柳公權有諍臣風采
  李德裕論致治之要
  仇士良教固權寵之術
  杜悰拒選倡女入宮
  願相公無權
  唐宣宗責萬壽公主
  唐宣宗順民意擢用李行言和李君奭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