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編纂與刊刻(宋元學案文本生成史研究)(精)

  • 作者:金曉剛|責編:蔡帆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12731
  • 出版日期:2021/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5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宋元學案》從康熙時始纂到道光年間正式刊刻,歷經一百余年,先後形成黃宗羲原本、全祖望補本、黃璋校補本、王梓材與馮雲濠的百卷定本。這些文本在內容上的增刪、調整,一定程度折射出前後編纂者對宋元理學史的不同認識,其背後反映了編纂者不同的思想旨趣。
    本書全面利用《宋元學案》現存的稿抄本與通行刻本,逐一解析《宋元學案》編纂過程中的疑點與懸案,複原黃宗羲原本與全祖望補本的原貌,並在此基礎上重新解讀黃宗羲、全祖望的宋元理學史觀,進而對宋元學術思想史的相關論斷提出新的審視。另一方面,則在思想史視野下解讀黃宗羲、黃百家、全祖望、王梓材等編纂者的編纂觀念,追問其背後的思想訴求,展示有清一代浙學的思想演進與轉化,進而深化清代學術史研究。

作者介紹
金曉剛|責編:蔡帆
    金曉剛,浙江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現為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金曉剛為金履祥後裔,在《浙江社會科學》、《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

目錄
緒論
  一、學術史回顧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第一章  黃宗羲父子與《宋儒學案》《元儒學案》的始纂
  第一節  黃宗羲編纂《宋儒學案》《元儒學案》的背景
    一、康熙朝《明史·理學傳》廢置的爭議
    二、黃宗羲編纂《明儒學案》的思想旨趣
  第二節  從《理學錄》到《宋儒學案》《元儒學案》:黃宗羲對宋元理學史的建構
  第三節  黃百家與《宋儒學案》《元儒學案》的纂輯
    一、黃百家纂輯過程中的文獻增補與史料考訂
    二、黃百家對宋元理學史的認識
  小結
第二章  全祖望與《宋元學案》的補修
  第一節  《明史·儒林傳》纂修與全祖望續補《宋元學案》的歷史語境
  第二節  從梨洲原本到全氏補本:全祖望眼中的宋元儒學史
    一、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的過程
    二、超越朱、陸與合「道」「儒」「文」于一的儒學史
  第三節  道德重於學術:全祖望評價儒學人物的尺度
    一、全氏補本與《宋史》的關係
    二、從「自得」轉向「躬行」:全祖望重修《明儒學案》
  第四節  全氏補本之外:全祖望對宋元儒學史的另一種敘述
    一、長時段與地方史中的宋學
    二、多元網路中的思想淵源
    三、整體視野下對王安石及反道學群體的評價
    小結
第三章  黃璋父子與《宋元學案》的校補
  第一節  兩種《宋元學案》黃璋校補稿本的學術價值
    一、餘姚本與傅圖本的關係
    二、八十六卷黃氏補本與傅圖本《宋儒學案》的關係
    三、兩種黃璋校補本與百卷刊本的差異:學案及案語署名部分
    四、黃璋校補本所折射的學術史軌跡及文獻價值
  第二節  黃宗羲後裔與《宋元學案》稿本的流傳
  第三節  黃璋父子校補《宋元學案》的內容
  第四節  黃璋父子對宋元儒學史的認識
  小結
第四章  《宋元學案》在道光年間的校刻與增補
  第一節  《宋元學案》的尋訪、校刻及其思想訴求
    一、道光年間的理學史編纂與漢宋關係
    二、何凌漢、陳用光搜訪《宋元學案》的旨趣
    三、王梓材、馮雲濠校補《宋元學案》的學術理路
    四、何紹基等人刊刻《宋元學案》的思想訴求
  第二節  《宋元學案補遺》的成稿及其思想史觀
    一、《補遺》的成稿過程
    二、《補遺》的思想史視野及其學術價值
    小結
結語
附錄一  改編與刊刻:《宋元學案》在清末民國的迴響
  一、《宋元學案》的節刪、重編本及其意涵再構
  二、張壽鏞刊刻《宋元學案補遺》的訴求
  結語

附錄二  《宋元學案》及其《補遺》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