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宋代四禮研究

  • 作者:楊逸|責編:胡畔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10638
  • 出版日期:2021/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35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旨在探討一種處於經學與史學之間的禮學知識形態。所謂「四禮學」是從禮經學系統中分化出來的,與「三禮」之學、「五禮」之學相區別的,以冠、婚、喪、祭為主要內容,以私撰禮書為文獻形式,試圖總括個體生命全程、儒化日常生活的禮學系統。宋代是四禮學體系的形成時期,本書考證了約60種宋代四禮文獻,對四禮儀式的相關問題做了專題性的剖析,勾勒了宋代四禮學理論傳播、實踐的歷史畫面,為構築「中華傳統四禮學」體系奠定了基礎。

作者介紹
楊逸|責編:胡畔

目錄
緒論
  一、學術史述評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禮書編
  第一章  四禮著錄與禮學轉型
    第一節  漢唐「五禮」之學的形成
    一、漢唐《周禮》經禮地位之確立
    二、政治領域的「五禮」實踐
    三、「儀注類」與「禮類」的分流
    第二節  宋明「四禮」之學的成立
    一、私撰禮書的「四禮」化歷程
    二、兩宋《儀禮》經禮地位之回歸
    三、「儀注類」向「禮類」的回歸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宋代四禮著述考論
    第一節  北宋四禮著述
    第二節  南宋四禮著述
    本章小結
禮文編
  第三章  冠禮:重塑儒家的成人教育理想
    第一節  十五而冠:從蒙學教育到成人之教
    第二節  冠而字之:字說、字辭的教育功能
    一、宋代字說的基本類型
    二、兩宋字說的歷史變遷
    三、字說在冠禮中的應用
    第三節  思稱其服:重構儒家日常衣冠體系
    一、《士冠禮》冠服三加之義
    二、宋代衣冠情狀及儒者之回應
    三、用時之服:司馬光《書儀》的初步嘗試
    四、尊卑有等:《政和五禮新儀》的冠服等級
    五、走向日常:朱熹《家禮》的衣冠體系
    第四節  寓教無形:空間倫理與參禮之人
    一、確立家院的禮儀坐標
    二、以內外之分彰顯男女之別
    三、東房與兩階的宗法意義
    四、行禮、受禮與觀禮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婚禮:營建內外和理的家庭秩序
    第一節  《士昏禮》的禮文、禮義
    第二節  宋儒對婚禮的反思與立制
    一、從「以禮論俗」到「因禮廢俗」
    二、從「以俗合禮」到「以禮化俗」
    第三節  朱熹《昏禮》的遺留問題
    第四節  從婚禮儀式走向家庭生活
    一、治國在齊家:歷史主義的家哲學
    二、齊家在修身:樹立家庭倫理原則
    三、治家莫如禮:細化家庭倫理規則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喪禮:提供儒家式的死亡關懷
    第一節  五服之倫:親屬服敘與喪服制度

    一、宋代官方五服制度
    二、禮書中的五服制度
    三、作為國家典章的五服圖
    第二節  鬼神之理:喪禮對亡魂的安頓
    一、佛教輪迴說及其影響
    二、朱熹鬼神觀對佛教的批判
    三、朱熹《喪禮》的禮文與理據
    第三節  厚親之道:喪禮對遺體的安置
    一、從「厚葬」到「厚親」
    二、重建襲、斂之禮
    三、改造棺、墓之制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祭禮:建構世俗家族的神聖性(上)
    第一節  家祭禮中的神聖之物(一)
    一、懸影習俗的淵源與觀念
    二、畫師傳神技法的成熟應用
    三、喪、祭禮俗實踐中的影
    第二節  家祭禮中的神聖之物(二)
    一、從「無主」到「有主」
    二、士大夫為自家「作主」
    三、嵌套結構與神聖性建構
    四、祭禮實踐中的主、影並用
    第三節  宋代家祭禮文的重構
    一、文本類型及其演變
    二、祭祀時間的釐定
    三、祭器、祭服與祭饌
    第四節  程朱祭禮的構想與展演
    一、祖先想象與大綱搭建
    二、綱舉目張與禮文填充
    三、《家禮·祭禮》的遺留問題
  第七章  祭禮:建構世俗家族的神聖性(下)
    第一節  墓祭禮中的神聖空間
    一、兆域圖源流與文獻類型
    二、五音昭穆葬圖及其問題
    三、宋儒禮圖的繪製與實踐
    四、《族葬圖說》與兆域「祠堂化」
    第二節  墓祭之爭與禮文建構
    一、宋代的墓祭習俗與信仰世界
    二、墓祭與家祭內在矛盾的揭示
    三、朱熹的觀點與張拭的轉變
    四、宋代禮書中的墓祭儀式
    五、墓祭禮中的情、禮/理之辨
    本章小結
禮行編
  第八章  「朱子授禮」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  「朱子授禮弟子」考
    第二節  朱熹授禮活動剖析
    一、數據採集、方法與演算法
    二、授禮弟子群體的網路結構
    三、授禮時間與群體凝聚過程

    四、離散空間與禮學知識擴散
    本章小結
  第九章  13世紀四禮學的爭論與裂變
    第一節  朱熹授禮弟子群體的分化(1200—1220)
    一、以黃榦為中心的學者群
    二、以陳淳為代表的學者群
    第二節  《家禮》經典化與傳注紛爭(1221—1250)
    一、楊復《家禮附註》
    二、周復《家禮附錄》
    第三節  學派建構與兩派禮學的分流(1251—1300)
    一、禮儀復古與學派建構
    二、「雙軌制」的《家禮》改本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家禮》傳播、實踐的個案分析
    第一節  士人群體的形成與學風嬗變
    一、浦江士人社群的分析
    二、地方文脈的傳承與轉變
    第二節  麟溪鄭氏、龍溪張氏比較研究
    一、動必循禮:麟溪鄭氏的家禮實踐
    二、何必如儀:龍溪張氏的儀式表演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宋代四禮學中的儒佛關係
    第一節  宋儒視域下的佛教禮俗
    第二節  宋元叢林清規的儒家化
    一、從「隨機設教」到「禮者從宜」
    二、從掛真禮真到位牌供養
    三、孝服制度的創立與完善
    本章小結
  結語
    一、禮學變遷中的四禮學
    二、四禮文獻類型與演變
    三、宋代四禮的撰述旨趣
    四、宋儒制禮的普遍邏輯
    五、宋代四禮的傳播實踐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