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唐代特權階層仕宦與社會流動研究(精)/歷史文化系列/學術近知叢書

  • 作者:孫俊|責編:劉松弢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25289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09
人民幣:RMB 9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部研究唐代特權階層仕宦行為與社會流動關係的學術著作。作者收集傳世文獻、出土文書與墓誌碑刻等各類史料,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按照官職、門第、財富的多元標準,對唐代社會階層進行劃分,並闡釋了各個階層的社會功能,認為唐代社會是一個以官員階層為主導,士族、商賈階層為輔助,農民階層為基礎,賤口階層供服務的系統。這個社會系統又是動態的,為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把優秀的和平庸的人都分佈到合適的位置上去,系統就必須保持一個正常有效的社會流動,但是由於特權階層對入仕途徑的把持,使唐代社會流動具有很大的封閉性,除唐初一段時間外,社會流動基本上是在特權階層內部進行的,主要表現為高官子弟、大士族、富賈群體都有相當大的幾率可以流入到高官群體中,這一趨勢在高宗、武后時期開始形成,愈到唐後期就愈為明顯,終於在懿宗時形成了階層固化。這樣就使得非特權階層精英無由上達,導致整個社會系統的正常新陳代謝功能遭到破壞,而非特權階層精英並不甘心沉淪,為爭取向上的社會流動,發動了大規模的民變。最終非特權階層用武力打破了階層固化,在地方上形成了一個個的新特權階層,並逐步取代了唐中央。

作者介紹
孫俊|責編:劉松弢
    孫俊,男,1980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2011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2013年,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后出站。現為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師,主講中國古代史、唐宋文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等課程。從事隋唐制度史、社會史的研究。發表論文數篇,主要有《價值選擇影響歷史記憶的構建》(《人民日報》2009年12月25日第7版)、《<唐代州級官府與地域社會>評介》(《中國史研究動態》201 2年第2期)、《中國古代的人事迴避制度》(《光明日報》2012年4月12日理論版)、《隋唐外戚類型與政局述論》(《雲南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略論唐代宗室制度及其影響》(《北方論叢》2012年第5期)、《隋代門蔭制度探析》(《求索》2012年第9期)、《唐代特恩蔭探析》(《雲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唐代特權階層仕宦與社會流動研究」。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唐代的社會階層結構
  第一節  唐律中的等級
  第二節  多維度的分層標準
  第三節  社會階層結構
  第四節  各階層的社會功能
第二章  社會流動的途徑
  第一節  科舉途徑
  第二節  門蔭途徑
  第三節  薦舉途徑
  第四節  特權階層與社會流動
第三章  唐初(武德——永徽)的社會流動及特權階層的形成
  第一節  農民階層的向上流動
  第二節  士族階層中大士族群體的向下流動
  第三節  唐初特權階層的構成
  附考  尉遲敬德更名考
第四章  特權階層發展階段(顯慶——天寶)的社會流動
  第一節  顯慶至景雲時期的社會流動
  第二節  開元至天寶時期的社會流動
第五章  特權階層衰落階段(至德——大中)的社會流動
  第一節  士族階層的向上流動
  第二節  商賈階層的向上流動
  第三節  農民階層社會流動的分化
  第四節  賤口階層中奴婢群體的向上流動
第六章  特權階層消亡階段(咸通——天祜)的社會流動
  第一節  特權階層的腐朽與社會流動的阻塞
  第二節  貧民群體的困苦與爭取向上流動的鬥爭
  第三節  唐中央特權階層的覆亡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