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 作者:王超|責編:郭曉鴻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79793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4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當代法國學者弗朗索瓦·于連(又譯:朱利安)的中西比較研究為例,重點論述「迂迴」「中庸」「良知」「裸體」「原道」等中國文論話語範疇在西方語境中發生的跨文明闡釋變異。深入分析于連借用「無關」的中國思想闡釋西方思想的「間距/之間」差異比較策略,並在此基礎上總結提煉出比較文學闡釋學的方法論體系。比較文學闡釋學是對比較文學變異學的進一步墾拓,它將闡釋作為一種「不比較的比較」,著力探尋不同國家的文學與文論在差異化語境中遭遇的闡釋變異及他國化結構變異,用「以中釋西」「中西互釋」替換「以西釋中」「強制闡釋」,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創新和話語體系建設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王超|責編:郭曉鴻
    王超(1981-),2009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本碩博均免試保送),師從曹順慶教授。現為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在《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CSSCI約20篇)。《弗朗索瓦·于連研究》獲評「四川省優秀博士論文」,並參加「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獨立主持「比較文學變異學研究」等3個省級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比較文學變異學理論研究」。參編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等5部著作。主講課程《比較文學》獲海南省教學大賽第一名、全國三等獎。

目錄
第一章  比較文學闡釋學的理論緣起
  第一節  為什麼要研究比較文學闡釋學
  第二節  什麼是比較文學闡釋學
  第三節  比較文學闡釋學的實踐意義
第二章  比較文學闡釋學的創新路徑
  第一節  西方文化詩學的跨文明訴求
  第二節  中國文論思想的中國化闡釋
  第三節  比較文學研究的差異性趨向
第三章  于連的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第一節  中國與西方:「迂迴與進入」的跨文明對視
  第二節  差異與無關:「間距與之間」的可比性論域
  第三節  互補與對話:「不比較的比較」及闡釋變異
第四章  「迂迴」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第一節  迂迴是什麼以及為什麼需要迂迴
  第二節  間接的迂迴何以提供進入的可能
  第三節  言意之辯與意義進入的策略模式
第五章  「中庸」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第一節  依經立義:變通與中國文論話語的生成機制
  第二節  不勉而中:中庸與中國文論話語的運思規則
  第三節  唯道集虛:虛空與中國文論話語的智慧形式
第六章  「良知」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第一節  良知與道德:中西詩學話語的召喚結構
  第二節  仁道與法治:中西詩學話語的倫理規則
  第三節  天道與人道:中西詩學話語的終極視域
第七章  「裸體」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第一節  中西語境中裸體的意義關聯場域
  第二節  中國的身體觀與裸體的不可能性
  第三節  西方的形式觀與裸體的本質會通
第八章  「原道」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第一節  中西語境之下的本體論與文學
  第二節  道作為中國文學本體的優先性
  第三節  道與中國文論的意義生成方式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