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托馬斯·品欽四部小說的空間問題研究/青年學者文庫

  • 作者:李榮睿|責編:李娜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20518
  • 出版日期:2021/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4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后現代代表作家托馬斯·品欽的小說具有強烈的空間意識,小說世界表現出明顯的空間化特點,不僅是它們的時空結構具有空間化的傾向,而且重要的思想和議題也是以空間的形式呈現。本書以他的四部小說《V.》《拍賣第49批》《葡萄園》和《性本惡》為研究對象,將敘事空間研究和空間批評理論相結合,從空間的角度對它們展開細緻深入的分析,以更好地揭示作品對人物思維方式的批判,幫助讀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品欽對后現代多樣性的謹慎態度、對認識社會總體性的必要性的強調、作品的后現代敘述技巧與社會政治含義的深層關聯,以及小說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空間化思考。

作者介紹
李榮睿|責編:李娜
    李榮睿,北京大學英語系英美文學專業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博士后,現為國際關係學院英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20世紀美國文學、敘事學與小說闡釋。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品欽小說研究現狀綜述
  第二節  敘事空間、空間批評與品欽小說中的空間問題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目的和基本結構
第一章  《V.》:空間與秩序
  第一節  斯坦西爾的追尋:空間與帝國秩序
  第二節  普洛費恩的流浪:城市空間的資本秩序與空間異化
  第三節  馬爾他:冷戰秩序的形成
第二章  《拍賣第49批》:內心秩序的空間幻象
  第一節  內心秩序與空間的雙重幻象
  第二節  特里斯特羅:不同空間的不同現實
  第三節  反抗的空間
第三章  《葡萄園》的空間化時間、幻想空間與政治主題
  第一節  空間化的時間:大眾媒體的記憶政治
  第二節  批評距離的消失:大眾媒體幻象空間里的超級英雄與大眾媒介景觀
第四章  《性本惡》:城市空間認知圖繪的困境
  第一節  空間形式與城市的認知圖繪
  第二節  城市的不可知:認知圖繪與個體的局限性
結語
參考書目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