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美國實驗影像藝術研究(1943-2000)/美國藝術史論研究叢書

  • 作者:王婷婷|責編:王左佐|總主編:張敢
  • 出版社:江蘇美術
  • ISBN:9787558076343
  • 出版日期:2020/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4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1943年-2000年美國實驗影像藝術實踐為主線,結合美國當時社會文化和科學經濟的時代背景,深入研究了新技術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人類認知模式的轉變。本書以開放式視野進行美國實驗影像藝術的研究,運用了傳統藝術史風格學、圖像學、符號學等研究方法去解讀作品背後的意義。

作者介紹
王婷婷|責編:王左佐|總主編:張敢
    王婷婷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

目錄
導論
  0.1  分期與概念
  0.2  圖像的製作
  O.3  「圖像」與「框架」
  0.4  文獻綜述
第一部分  電影作為「媒介」和「藝術」
——美國實驗影像藝術的初期探索
第一章  美國實驗影像藝術的源起:歐洲先鋒派與「動態圖像」
  1.1  「動態圖像」:作為技術的新媒介
  1.2  「動態的造型藝術」——歐洲先鋒派電影
第二章  美國第一代先鋒藝術家與「動態圖像」的藝術實踐
  2.1  20世紀前期美國「動態圖像」的視覺實驗
  2.2  「電影作為藝術」:美國第一代先鋒藝術家和電影
第三章  從「先鋒」到「地下」
  3.1  美國「垮掉的一代」與先鋒實驗電影
  3.2  變革的勇士:美國「地下電影」

第二部分  作為新藝術的「動態圖像」
——美國實驗影像藝術的發展
第四章  戰後美國第二代先鋒藝術家的電影實驗
  4.1  安迪-沃霍爾和結構電影
  4.2  極少主義與廣闊語境的「動態圖像」
第五章  新先鋒與「動態圖像」的交叉實踐
  5.1  「擴展的電影」:混合媒介現場藝術
  5.2  一新先鋒:激浪派和激浪派電影
第六章  新的藝術:電視機藝術與錄像藝術
  6.1  時間和空間的藝術:電視機藝術
  6.2  作為電視的批判:錄像藝術

第三部分  多元化的美國實驗影像藝術
第七章  觀念的影像:從電影到錄像
  7.1  行為、身體與錄像
  7.2  來自女性藝術家的聲音:身體、政治、性和性別
第八章  實驗影像與新空間
  8.1  電視、裝置與雕塑
  8.2  投影和沉浸式影像
第九章  后媒介時代的影像藝術
  9.1  作為「總體藝術」的實驗影像
  9.2  數字的實驗影像藝術
結語
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