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針灸學(第2版四川大學精品立項教材)

  • 作者:編者:李寧//呂建琴|責編:周艷
  • 出版社:四川大學
  • ISBN:9787561492499
  • 出版日期:2021/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7
人民幣:RMB 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四川大學校編教材再版本,是在第一版基礎上對知識進行了更新和補充。全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針灸學基礎,中篇為針灸與臨床,下篇為針灸與養生,共九章,內容覆蓋範圍較廣。本書還在附錄部分附上了針灸臨床研究方法指南、有關CONSORT聲明及其流程圖、檢查清單和STRICTA的意義及標準介紹等,有助於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以針灸為手段,對以後所涉及的專病進行研究。本書既可用作針灸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用作相關專業人員的參考書,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李寧//呂建琴|責編:周艷

目錄
上篇  針灸學基礎
  第一章  特定腧穴簡介
    一、腧穴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二、腧穴分類
    三、腧穴的特異性與針灸的特異性
    四、特定穴
    五、部分腧穴介紹
  附腧穴現代研究進展
  第二章  針法臨床運用簡介
    第一節  耳針療法
      一、耳穴定位和主治病證
      二、耳穴診察
      三、耳穴常用刺激方式
      四、耳穴治療適應證與禁忌證
    第二節  頭皮針療法
      一、頭皮針療法定位和主治病證
      二、頭皮針操作
      三、頭皮針療法適應證與禁忌證
      四、頭皮針療法各流派簡介
    第三節  手針療法
      一、穴位與主治
      二、操作方式
      三、適應證
    第四節  足針療法
      一、穴位與主治
      二、操作方法
      三、適應證
    第五節  毫針刺法
      一、毫針的結構和規格
      二、針刺前的準備
      三、毫針的基本刺法
      四、行針
      五、得氣
      六、針刺補瀉
      七、留針與出針
      八、異常情況的預防與處理
      九、針刺注意事項
    第六節  撳針療法
      一、針具
      二、操作方法
      三、臨床應用
    第七節  火針療法
      一、針具
      二、操作方法
      三、臨床應用
    第八節  電針療法
      一、電針儀
      二、操作方法
      三、臨床應用
  附頭針現代研究進展介紹

  第三章  灸療學簡介
      一、灸法的起源、概念與分類
      二、灸法治病的理論基礎
      三、灸法的主要作用
      四、灸法與針法的異同
      五、灸與藥物的比較
      六、灸的量效、適應證、禁忌證
      七、其他灸法簡介
      八、養生保健灸的具體運用
  附灸法的現代研究
中篇  針灸與臨床
  第四章  針灸治療總論
    第一節  針灸治療作用
      一、疏通經絡
      二、調和陰陽
      三、扶正祛邪
    第二節  針灸治療原則
      一、補虛瀉實
      二、清熱溫寒
      三、治病求本
      四、調神與調氣並重
      五、注重三因制宜
    第三節  針灸臨床辨證論治綱要
      一、八綱證治
      二、臟腑證治
      三、氣血證治
      四、經絡證治
    第四節  針灸配穴處方
  腧穴的選擇
  第五章  針灸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第一節  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思路
    第二節  部分神經系統疾病的針灸治療簡介
      一、中風
      二、周圍性面癱
      三、脊髓損傷
  附1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機制
  附2針灸治療中風的機制研究進展
  第六章  針灸在骨骼肌肉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一、膝關節骨關節炎
      二、頸型頸椎病
      三、下腰背疼痛
      四、肩周炎
  第七章  針灸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運用
      一、化療后嘔吐、腹脹
      二、功能性便秘
      三、術后胃腸功能障礙
      四、功能性消化不良
      五、單純性肥胖
  第八章  針灸在兒科、婦產科疾病中的應用
    第一節  兒科病證的針灸治療

      一、小兒食積
      二、小兒遺尿
      三、小兒驚風
      四、小兒腦性癱瘓
      五、小兒多動症
    第二節  婦產科病證的針灸治療
      一、痛經
      二、閉經
      三、不孕
      四、胎位不正
      五、滯產
      六、產後乳少
下篇  針灸與養生
  第九章  針灸與養生
      一、中醫生命觀
      二、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
      三、常用養生方法介紹
      四、針灸養生介紹
      五、結束語
  附養生經驗介紹——他山之石
附錄1  針灸臨床研究方法指南
附錄2  有關CONSORT聲明及其流程圖、檢查清單
附錄3  STRICTA的意義及標準介紹
附錄4  大數據時代中醫針灸臨床應用與科研模式的轉變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