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對白剪輯(通往看不見的藝術)/音頻技術與錄音藝術譯叢

  • 作者:(美)珀塞爾|責編:寧茜|譯者:王?//朱熠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282781
  • 出版日期:201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7
人民幣:RMB 15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對白剪輯是電影製作中很關鍵的卻不易為人所知的部分。好的對白剪輯是不露痕跡的,而糟糕的對白剪輯則讓影視聲音變得混亂、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並讓故事顯得不真實。本書由獲得艾美獎(Emmy Award)的聲音剪輯師所著,為那些需要給影視作品剪輯同期聲、卻一直找不到好的學習渠道的人們提供了方法。書中逐步介紹了對白剪輯的各個環節,其中包括對常見問題的詳細解釋,如房間聲的平衡、降噪、透視控制、尋找替換素材等。全書貫穿著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你將學會如何節省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勞動。
    成功的對白剪輯師必須理解電影製作中非聲音製作的一些內容。和音響效果剪輯師、環境聲剪輯師或擬音剪輯師不同,對白剪輯師的工作直接受到之前所完成工作的影響。電影的拍攝方式、錄製方式及剪輯方式都極大地影響到對白剪輯師的工作,因此本書也包括對電影畫面和聲音後期製作相關問題的討論,如膠片、磁帶、NTSC制、PAL制、24p和高清等。書中也有對電影畫面剪輯、EDL處理及ADR管理的概述。
    本書作者約翰·珀塞爾(John Purcell)已在電影電視領域工作了30個年頭。作為一名畫面剪輯師和聲音剪輯師,他剪輯的項目包括PBS的紀錄片和表演類節目、總統競選廣告、電視系列劇和電影。他在兒童電視工作室(Children's TelevisionWorkshop)的工作為他贏取了一項聲音後期製作艾美獎。他也剪輯過一些獲得格萊美獎提名(Grammy-nominated)的傳統劇集。

作者介紹
(美)珀塞爾|責編:寧茜|譯者:王?//朱熠

目錄
第1章  什麼是對白剪輯?
第2章  沒人工作在真空里——從哪裡切入電影製作流程
  2.1  引言
  2.2  簡短的回顧
    2.2.1  電影聲音的早期嘗試
    2.2.2  有聲電影
    2.2.3  當代電影聲音
    2.2.4  不同的格式、不同的處理流程
  2.3  數字時代的電影製作
    2.3.1  現代底片剪輯的簡短討論
  2.4  在NTSC制環境下工作
    2.4.1  關於丟幀時間碼的註釋
    2.4.2  單系統NTSC制影片的拍攝與剪輯
    2.4.3  膠片(24格/秒)拍攝、磁帶錄音、NTSC制剪輯
    2.4.4  膠片(24格/秒)或磁帶拍攝、硬碟錄音、NTSC制剪輯
  2.5  在PAL制環境下工作
    2.5.1  單系統PAL制
    2.5.2  膠片拍攝(24格/秒)、磁帶錄音、PAL制剪輯
    2.5.3  膠片拍攝(24格/秒)、硬碟錄音、PAL制剪輯
    2.5.4  拍攝和後期製作採用25格/秒(PAL制)
    2.5.5  用於PAL制電視的膠片拍攝及錄音
  2.6  高清製作
第3章  畫面剪輯概覽
  3.1  畫面剪輯入門(以NTSC製為例)
    3.1.1  膠轉磁和數字化
    3.1.2  材料組織
    3.1.3  初剪
    3.1.4  聲音進入畫面
    3.1.5  放映、再次剪輯、完成片與音樂
    3.1.6  定剪
第4章  聲音製作團隊
  4.1  團隊成員
    4.1.1  聲音剪輯總監(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4.1.2  聲音設計師(Sound Designer)
    4.1.3  聲音剪輯助理(Assistant Sound Editor)
    4.1.4  學徒(Apprentice)
    4.1.5  音響效果剪輯師(Sound Effects Editors)
    4.1.6  對白總監或對白剪輯師(Dialogue Supervisor or Dialogue Editors)
    4.1.7  ADR總監或ADR剪輯師(ADR Supervisor or ADR Editors)
    4.1.8  ADR工程師(ADR Engineer)
    4.1.9  擬音總監(Foley Supervisor)
    4.1.10  擬音師及擬音工程師(Foley Walker and Foley Recording Engineer)
    4.1.11  擬音剪輯師(Foley Editors)
    4.1.12  音樂剪輯師(Music Editor)
    4.1.13  混錄師(Rerecording Mixer)
第5章  從畫面部門獲得聲音
  5.1  畫面剪輯室
    5.1.1  對白剪輯師和畫面部門的關係
  5.2  對白剪輯必要條件
    5.2.1  需要什麼?

  5.3  分本
  5.4  OMF文件和非線性剪輯的歷史概況
    5.4.1  CMX-600和蒙太奇
    5.4.2  非線性工作站
    5.4.3  自動組合和OMF文件
    5.4.4  AAF和MXF文件
  5.5  從Avid中導出OMF文件
    5.5.1  嵌入或不嵌入
    5.5.2  在FCP/Avid中準備OMF文件
  5.6  EDL定剪單(Edit Decision List)
    5.6.1  EDL分析
    5.6.2  找到鏡頭的結尾
    5.6.3  EDL列印
    5.6.4  EDL清理
    5.6.5  將片段名導入工作區
    5.6.6  EDL保存
  5.7  自動組合
    5.7.1  自動組合設置
    5.7.2  逐步進行自動組合
    5.7.3  自動組合硬碟錄音機上的文件
    5.7.4  合併所有的通道
  ……
第6章  時碼插入、文件命名與備份
第7章  播放OMF或後期自動組合版—梳理環節
第8章  時間管理
第9章  對白剪輯準備工作
第10章  正式開始剪輯
第11章  聲像、縱深感和透視
第12章  損傷修復
第13章  同期音效和參考軌
第14章  重新組合
第15章  自動對白替換
第16章  紀錄片聲音剪輯
第17章  混錄準備
第18章  混錄
附錄A  對白剪輯流程概述
附錄B  典型小製作影片的對白剪輯聲軌布局模板
附錄C  術語表
附錄D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