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哲學史教程(新編21世紀哲學系列教材)/哲學系列

  • 作者:編者:張立文//羅安憲|責編:羅晶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289793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9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哲學史教程》是中國人民大學第三版中國哲學史教材。全書分為先秦哲學、秦漢南北朝隋唐哲學、宋元明清哲學、近代哲學四編,共二十九章,上起殷商之際,下至「五四」之前;系統梳理了中國各個時代重要人物的基本哲學思想,以學派為綱,以人物為序,強調思想解說,突出理論分析,以彰顯中國哲學的邏輯發展為基本要務,對先秦子學、佛教哲學、宋明理學之解說尤為精細、深入。在延續中國人民大學前兩版教材及廣泛吸收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中國哲學史教程》突出了三個基本特色:第一,突出人物思想學說的內在邏輯結構,強調思想的系統性;第二,突出前後人物思想的歷史關聯,強調思想的歷史性;第三,突出思想學說的歷史發生、發展與演變,強調學說的綿延性。

作者介紹
編者:張立文//羅安憲|責編:羅晶

目錄
第一編  先秦哲學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萌芽與產生
    第一節  殷周時代的宗教思想
    第二節  《周易》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兩大思潮
  第二章  道家
    第一節  老子
    第二節  莊子
    第三節  道家思想的拓展
  第三章  儒家
    第一節  孔子
    第二節  孔門七十子及其後學
    第三節  孟子
    第四節  《易傳》
    第五節  荀子
  第四章  墨家
    第一節  墨子
    第二節  後期墨家
  第五章  名家
    第一節  惠施
    第二節  公孫龍
    第三節  辯者二十一事
  第六章  法家
    第一節  前期法家
    第二節  韓非
  第七章  兵家與陰陽五行家
    第一節  孫武
    第二節  陰陽與五行
第二編  秦漢南北朝隋唐哲學
  第八章  漢唐哲學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大一統與漢初黃老之學
    第二節  經學的確立與玄學的興起
    第三節  道教和佛教的產生、傳人與發展
  第九章  秦漢之際的哲學
    第一節  《呂氏春秋》
    第二節  《淮南子》
  第十章  漢代哲學
    第一節  董仲舒
    第二節  《白虎通》
    第三節  揚雄
    第四節  桓譚
    第五節  王充
  第十一章  魏晉玄學
    第一節  有無之辨
    第二節  自然與名教之辨
    第三節  言意之辨
  第十二章  漢唐道教哲學
    第一節  《太平經》
    第二節  葛洪
    第三節  《陰符經》

    第四節  陶弘景
    第五節  成玄英
    第六節  司馬承禎
    第七節  譚峭
  第十三章  魏晉南北朝佛教哲學
    第一節  佛教概述
    第二節  般若學與六家七宗
    第三節  慧遠
    第四節  僧肇
    第五節  道生
  第十四章  隋唐佛教哲學
    第一節  天台宗
    第二節  三論宗
    第三節  唯識宗
    第四節  華嚴宗
    第五節  禪宗
  第十五章  隋唐儒家哲學
    第一節  王通
    第二節  韓愈
    第三節  李翱
    第四節  柳宗元
    第五節  劉禹錫
第三編  宋元明清哲學
  第十六章  宋明理學的興起
    第一節  哲學核心話題的演變
    第二節  文本轉換與道統傳接
  第十七章  從太極到太虛
    第一節  周敦頤
    第二節  邵雍
    第三節  張載
  第十八章  程朱理學
    第一節  程顥、程頤
    第二節  朱熹
  第十九章  湖湘性學
    第一節  胡宏
    第二節  張栻
  第二十章  事功學派
    第一節  陳亮
    第二節  葉逋
  第二十一章  陸王心學
    第一節  陸九淵
    第二節  元代理學的「和會朱陸」
    第三節  王守仁
  第二十二章  氣學的復興
    第一節  羅欽順
    第二節  王廷相
  第二十三章  明末理學的折中與總結
    第一節  劉宗周
    第二節  王夫之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理學批判

    第一節  顏元
    第二節  戴震
第四編  近代哲學
  第二十五章  中國哲學新動向
    第一節  歷史觀變遷
    第二節  本體論變遷
    第三節  知行觀變遷
    第四節  人學觀變遷
  第二十六章  歷史觀向度
    第一節  康有為:「三世進化」說
    第二節  嚴復:「天演論」
    第三節  章太炎:「俱分進化論」
    第四節  孫中山:「突駕」進化論
  第二十七章  本體論向度
    第一節  康有為:元學
    第二節  譚嗣同:「以太一仁」說
    第三節  嚴復:「質力相推」說
    第四節  章太炎:本體分途論
    第五節  孫中山:進化本體論
  第二十八章  知行觀向度
    第一節  譚嗣同:「貴知」說
    第二節  嚴復:「實測」說
    第三節  章太炎:「貴行」說
    第四節  孫中山:「知難行易」說
  第二十九章  人學觀向度
    第一節  康有為:人的新發現
    第二節  譚嗣同:「衝決網羅」說
    第三節  嚴復:進化人學
    第四節  梁啟超:新民說
    第五節  孫中山:國民說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