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系統辨證脈學培訓教程

  • 作者:齊向華|責編:沈承玲//王瑩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65010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6
人民幣:RMB 5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對「系統辨證脈學」的全息解構,建立了系統辨證脈學「情景認知」新型教學模式,強調對學習者手指感覺功能的開發和分化,對脈診操作技能和辨證思維能力進行培訓,使學習者儘快達到「一診傳心即瞭然」的境界。本書從脈診相關概念及功能、脈診技術訓練要點與機制、25對脈象要素表徵意義以及病因病機分析思路進行論述,最後列舉了脈方相應規律及病案舉隅,內容層層遞進,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結合共述。書中內容簡單易學,不僅適用於中醫臨床醫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更適用於中醫院校的醫學生以及廣大脈診愛好者。

作者介紹
齊向華|責編:沈承玲//王瑩

目錄
第一章  系統辨證脈學概述
  第一節  相關概念的確定
    一、脈
    二、脈搏
    三、脈診
    四、脈象
    五、脈診心理
    六、脈象要素
    七、脈象系統
    八、脈藏與脈藏學
    九、系統辨證脈學
  第二節  脈診的功能
    一、指導辨證論治
    二、指導養生調攝
    三、指導社會活動
  第三節  系統辨證脈學的臨證優勢
    一、系統辨證脈學診斷功能
    二、系統辨證脈學的優勢
第二章  脈診技術訓練與機理
  第一節  脈診心理過程和技術訓練要點
    一、脈診的心理過程
    二、脈診技術訓練要點
  第二節  手指感覺的分類及脈象特徵性質辨識
    一、脈診常用感覺
    二、脈象信息的分類辨識
  第三節  手指感覺的開發及訓練
  第四節  獲得脈象信息的心理認知培養
    一、注意品質培養
    二、「模式識別」培養
    三、思維品質培養
    四、脈診意識培養
  第五節  操作規範的訓練
    一、布指訓練
    二、運指候脈訓練
    三、脈象知覺加工的訓練
第三章  定性定位診斷
  第一節  定位診斷
    脈象要素
  第二節  定性診斷
  第三節  脈象要素臨證分析原則
    一、脈貴中和
    二、脈病相應
    三、形與神俱
    四、取象比類
    五、系統原則
    六、時序性原則
    七、辨證脈法與微觀脈法結合
第四章  脈象系統的臨證構建
  第一節  病因脈象系統
    一、外感六淫脈象系統

    二、七情內傷脈象系統
    三、飲食不節脈象系統
    四、勞逸所傷和衰老脈象系統
  第二節  病機脈象系統
    一、陰陽失調脈象系統
    二、邪正盛衰脈象系統
    三、氣機失調脈象系統
  第三節  體質與個性脈象系統
    一、體質辨證脈象系統
    二、個性脈象系統
第五章  脈方相應
  第一節  脈方相應的規律
  第一節  病因系統脈方相應
    一、感受外邪方脈
    二、七情內傷方脈
    三、飲食不節、勞逸所傷和衰老方脈
  第三節  病機系統的脈方相應
    一、四逆湯(《傷寒論》)
    二、增液湯(《溫病條辨》)
    三、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四、五苓散《傷寒論》
    五、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六、左歸丸(《景岳全書》)
    七、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八、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九、升陷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第四節  中風病脈方相應舉隅
    一、中風病發病基礎認識
    二、中風病平脈辨證
  第五節  憑脈辨治病案
    一、顫證案
    二、呃逆案
    三、痿證案
    四、健忘案
    五、喘憋案
    六、頭痛案
    七、頸痹病案
    八、中風病案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