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語義學概論(修訂版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知識系列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作者:李福印|責編:黃瑞明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093801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3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介紹語義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讀本和教學用書。本書適用於英語及漢語專業,以及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其他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全書20章,每章都以專題的形式展開,可供一個學期的教學使用。
    從縱向的歷時的角度看,全書從追溯語義學最初的歷史發展開始,一直論及21世紀初的重要語義學理論。從橫向的共時的角度看,全書以語言學範疇中的語義學(linguistic semantics)為核心,同時適當兼顧相鄰學科對語義的研究,如邏輯學、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等等。各章在講清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重點論述理論。筆者在介紹基本概念和理論時,首先講清它們的來源,方便讀者追本溯源。同時,筆者往往給出英文原文,以利於讀者提高英文水平,培養閱讀英文原文的能力。另外,筆者在探討理論和應用的同時盡量介紹國內外學者對該理論的研究情況。

作者介紹
李福印|責編:黃瑞明

目錄
作者前言
語義學簡史
  第一章  「語義學」追本溯源
    1.1  引言
    1.2  國內一些出版物中存在的問題
    1.3  語義學的淵源
    1.4  結語
語義學的分類
  第二章  語義學的分類
    2.1  引言
    2.2  洋洋大觀的語義學
    2.3  以語言學為界進行分類
    2.4  從語言表達層面進行分類
    2.5  從音、形、義三個層面進行分類
    2.6  從歷時角度進行分類
    2.7  意義研究的分類模式
    2.8  結語
語音和語義的關係
  第三章  音義學簡論
    3.1  引言
    3.2  音義學定義
    3.3  音義關係類型舉例
    3.4  音義學研究的進展
    3.5  結語
意義的本質
  第四章  關於意義本質的主要理論
    4.1  引言
    4.2  關於意義本質的主要理論
    4.3  指稱說
    4.4  意念說
    4.5  行為反應說
    4.6  用法說
    4.7  驗證說
    4.8  真值條件說
    4.9  語義三角關係
    4.10  結語
  第五章  意義的五要素說:對象、概念、符號、使用者和語境
    5.1  引言
    5.2  意義的不確定性
    5.3  意義的22種定義
    5.4  意義的理論
    5.5  七種類型的意義
    5.6  意義的五要素說:對象、概念、符號、使用者和語境
    5.7  結語
辭彙語義學
  第六章  辭彙之間的關係和辭彙語義學的核心
    6.1  引言
    6.2  辭彙之間的關係
    6.3  多義性:辭彙語義學的研究核心
    6.4  結語

  第七章  同義關係:本質、根源及其文體學價值
    7.1  引言
    7.2  同義關係及辭彙的風格意義
    7.3  同義關係:文體學研究的範疇
    7.4  同義詞是一個模糊範疇
    7.5  結語
  第八章  一詞多義現象:概念隱喻理論的解釋和不足
    8.1  引言
    8.2  理論背景簡介
    8.3  什麼是概念隱喻理論
    8.4  概念隱喻理論存在的主要問題
    8.5  結語
辭彙及概念層面的主要語義學理論
  第九章  辭彙及概念層面的主要語義學理論
    9.1  引言
    9.2  辭彙及概念層面的主要語義學理論
    9.3  語義場理論
    9.4  並置理論
    9.5  語義成分分析
    9.6  詞項空缺現象及界定
    9.7  辭彙空缺的跨文化研究
    9.8  辭彙空缺的語義填補及修辭作用
    9.9  框架語義學
    9.10  義元理論
    9.11  結語
片語層面的主要語義學理論
  第十章  成語的意義、特性和理據
    10.1  引言
    10.2  英語成語的特性
    10.3  英語成語特性的相對性
    10.4  成語意義的認知理據
    10.5  結語
  第十一章  慣用搭配的形象表現
    11.1  引言
    11.2  理論背景:慣用搭配的含義及特點
    11.3  以往研究回顧:成果和不足
    11.4  來自認知語言學和心理學的解釋
    11.5  形象表現的創造力和語言功能
    11.6  結語
句子語義學
  第十二章  句子語義學的研究內容
    12.1  引言
    12.2  句子和句子語義學
    12.3  句子作為表達一個思想的句法完整的表達式
    12.4  作為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兩個組成部分的句子
    12.5  作為眾多組成部分和參與角色的句子
    12.6  結語
  第十三章  句子之間的意義關係
    13.1  引言
    13.2  句子之間的意義關係類型

    13.3  蘊涵
    13.4  預設
    13.5  結語
  第十四章  信息結構
    14.1  引言
    14.2  信息結構:概述
    14.3  信息結構的表現形式:語言標記
    14.4  英語中的信息結構
    14.5  主位結構:概述
    14.6  簡單主位
    14.7  多重主位
    14.8  信息結構與主位結構
    14.9  信息結構/主位結構和語篇意義
    14.10  結語
  第十五章  題元角色
    15.1  引言
    15.2  傳統的句子成分在意義分析上的不足
    15.3  題元角色
    15.4  題元角色的鑒別方法
    15.5  題元角色和句子成分的關係
    15.6  題元角色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
    15.7  結語
  第十六章  事件圖式、題元角色、基本句型以及句子意義的
    實現
    16.1  引言
    16.2  事件圖式(event schema)
    16.3  事件圖式(event schema)和題元角色
    16.4  事件圖式和基本句型的關係
    16.5  結語
認知語義學
  第十七章  原型理論
    17.1  引言
    17.2  範疇劃分的重要性
    17.3  原型理論的提出
    17.4  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
    17.5  基本層次範疇理論
    17.6  結語
  第十八章  意象圖式理論
    18.1  引言
    18.2  什麼是意象圖式
    18.3  常見的意象圖式和主要特點
    18.4  意象圖式理論的發展軌跡
    18.5  結語
  第十九章  隱喻意義的體驗性:實證研究
    19.1  引言
    19.2  理論背景簡介
    19.3  研究方法
    19.4  語料統計結果
    19.5  結語
形式語義學

  第二十章  形式語義學簡介
    20.1  引言
    20.2  形式語義學的起源、發展及核心內容
    20.3  謂詞邏輯和命題邏輯
    20.4  簡單句的形式化
    20.5  謂詞邏輯與簡單句的語義
    20.6  合成句的形式化
    20.7  命題邏輯與合成句的語義
    20.8  形式語義學的貢獻和不足
    20.9  結語
參考書目
附錄  描寫「思想」及「感覺」的句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