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的人生精進之道)

  • 作者:鴻飛揚|責編:李伏媛
  • 出版社:岳麓
  • ISBN:9787553815008
  • 出版日期:2021/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1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歷史上取得「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者幾希,明代大儒王陽明便是其中之一。他少年喪母,青年染疾,中年仕途更是屢屢受挫,但這些困難均未能阻擋他大放異彩,最終躋身聖人之列。這位傳奇人物是如何在生活、思考中探索和實踐,成就了一番輝煌業績的?我們或許可以從他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中找到答案。
    本書從王陽明的心學典籍中精選了經典語錄165條,分為立志、良知、教育、用兵、修行、處友、政治、為學、修心九個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其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闡述。希望助你從中獲得頓悟,不再困惑和糾結,內心平靜而強大,人生從此破局,勇猛而精進。

作者介紹
鴻飛揚|責編:李伏媛
    鴻飛揚,湖湘人士,現就職于京城。嗜書善畫,有專著若干,潛心研究陽明學八載,力求成為陽明先生異代之知音。

目錄
立志篇
業志扁
1.立志貴專一
2.舉業不患妨功,惟患奪志
3.君子惟患學業之不修,科第遲速,所不論也
4.夫志猶種也,學問思辯而篤行之,是耕耨灌溉以求于有秋也
5.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
6.為人臣者,上有益於國,下有益於民,雖死亦甘為之
7.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8.須憐絕學經千載,莫負男兒過一生
9.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10.夫志士仁人皆心有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
11.世俗之榮辱,決非君子之所為欣戚也
12.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良知篇
13.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14.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
15.天理之在人心,終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萬古一日
16.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
17.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
18.「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
19.思是良知之發用。蓋思之是非邪正,良知無有不自知者
20.君子之酬酢萬變,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生則生,當死
則死,斟酌調停,無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21.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
己,視國猶家
22.今誠得豪傑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學于天下,使
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養,去其自私自利之
蔽,一洗讒妒勝忿之習,以濟于大同
23.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
24.良知在人,隨你如何,不能泯滅
25.人若知這良知訣竅,隨他多少邪思枉念,這裡一覺,都自
消融。真個是靈丹一粒,點鐵成金
26.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27.良知是你的明師
28.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去,良知便粗了
29.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30.聖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賢人如浮雲天日,愚人如陰霾天日
31.學者信得良知過,不為氣所亂,便常做個羲皇已上人
32.「良知」二字真吾聖門正法眼藏
33.所幸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猶舟之得舵,雖驚風巨浪
顛沛不無,尚猶得免於傾覆者也
34.夫名利物慾之好,私吾之好也,天下之所惡也;良知之
好,真吾之好也,天下之所同好也
35.良知即天道
36.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謂
之氣,以其凝聚而言謂之精
37.心之良知是謂聖。聖人之學,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教育篇

38.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
39.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40.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1.元聲只在你心上求
42.學問也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當
43.你看滿街人是聖人,滿街人到看你是聖人在
44.無有為善而不蒙福,無有為惡而不受殃
45.風俗不美,亂所由興
46.務洗貪鄙之俗,共敦廉讓之風
47.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48.致中和,則大本立而達道行,知天地之化育矣
49.日趨於和平而大會於中正。斯乃聖賢之德之歸矣
用乓篇
50.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51.兵無定勢,謀貴從時
52.勝敗由人,兵貴善用
53.夫盜賊之患,譬如病人,興師征剿者,針葯攻治之方;建
縣撫輯者,飲食調養之道
54.責任之不專,無以連屬人心;賞罰之不重,無以作興士氣;
號令之不肅,無以督調遠近
55.舉動由己,呼吸從心
56.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篤,養得此心不動,乃術爾
修行篇
57.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58.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59.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60.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61.人要隨才成就,才是其所能為
62.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
63.桀、紂心地如何做得堯、舜事業
64.大凡看人言語,若先有個意見,便有過當處
65.精神、道德、言動,大率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天、
地、人、物皆然
66.攻吾之短者是吾師
67.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
68.聖人不貴前知。禍福之來,雖聖人有所不免。聖人只是
知幾,遇變而通耳
69.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70.聖人之道坦如大路
71.修己治人,本無二道。政事雖劇,亦皆學問之地
72.患難憂苦,莫非實學。橫逆之加,最是動心忍性砥礪切
磋之地
73.本心之明,皎如白日,無有有過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
改耳。人孰無過?改之為貴
74.道之不明,皆由吾輩明之於口而不明之於身,是以徒騰
頰舌,未能不言而信
75.眼前路徑須放開闊,才好容人來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
無展足之地矣
76.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
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騰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

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77.若自己病痛未能除得,何以能療得天下之病
78.功夫只是要簡易真切。愈真切,愈簡易;愈簡易,愈真切
79.心端則體正,心敬則容肅,心平則氣舒,心專則視審,心
通故時而理,心純故讓而恪,心宏故勝而不張、負而不弛。
七者備而君子之德成
80.常快活便是功夫
81.擴大公無我之仁,明改過不吝之勇
82.為善雖人不知,積之既久,自然善積而不可掩;為惡若不
知改,積之既久,必至惡積而不可赦
83.毫釐何所辨?惟在公與私。公私何所辨?天動與人為
84.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
明飛錫下天風
85.天道雖遠,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
86.君子以忠信為利,禮義為福『
87.夫警惕者,萬善之本,而眾美之基也
88.夫精藏則太和流,神守則天光發,累釋則怡愉而靜,機忘
則心純而一
89.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90.眾方囂然,我獨淵默。中心融融,自有真樂
91.謙,德之柄,惟德之基。故地不謙不足以載萬物,天不謙
不足以覆萬物,人不謙不足以受天下之益
92.予惟天下之事,其得之也不難,則其失之也必易;其積之
也不久,則其發之也必不宏
93.僅把毀譽供一笑,由來饑飽更誰知
94.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甚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
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95.胸中須常有舜禹有天下不與氣象
96.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
97.悔悟是去病之葯,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葯
發病
處友篇
98.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99.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100.與朋友論學,須委曲謙下,寬以居之
1叭.自古有志之士,未有不求助於師友
政治篇
102.繁文益盛,天下益亂
103.嚴霜大凍之中,豈無些小風和日暖意思
104.天下事雖萬變,吾所以應之,不出乎喜怒哀樂四者。此
為學之要,而為政亦在其中矣
105.至善也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
106.因才器使,朝廷之大政也;量力受任,人臣之大分也
107.眾心一散,不可以複合;事機一失,不可以復追
108.不加賦而財足,不擾民而事辦
109.天下之事,成於責任之專一,而敗於職守之分撓
110.夫聚斂以為功,臣之所素恥也;掊克以招怨,臣之所不
忍也
111.財者民之心也,財散則民聚;民者邦之本也,本固則邦寧
112.任賢圖治,得人實難,其在邊夷絕域反覆多事之地,則

其難尤甚
113.惟國是謀,與人為善
114.官務以國家大難為心,盡心竭力
115.誠于愛民者,不徒虛文之舉,忠於謀國者,必有深長之思
116.大道即人心,萬古未嘗改
117.夫權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竊之以成其惡,君子
用之以濟其善
118.郡縣之職,以親民也。親民之學不明,而天下無善治矣
119.事苟庇民,豈吝小費;功有實效,何恤浮言
120.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
121.但舉大事,須順民情
122.當多難之日,事宜從權,庶克有濟
123.朝廷用人,不貴其有過人之才,而貴其有事君之忠
為學篇
124.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
125.為學須得個頭腦,工夫方有著落.
126.為學大病在好名
127.吾人為學緊要大頭腦,只是立志
128.凡學問之功,一則誠,二則偽
129.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
130.若離了事物為學,卻是著空
131.聖人之學,只是一誠而已
132.君子論學,固惟是之從,非以必同為貴
133.為學直是先要立本
134.殺人須就咽喉上著刀,吾人為學,當從心髓入微處用力,
自然篤實光輝。雖私慾之萌,真是洪爐點雪,天下之大
本立矣
135.凡人之學,不日進者必日退
136.民人社稷,莫非實學
137.凡看經書,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於學而已。則千
經萬典,顛倒縱橫,皆為我之所用
138.聖人之學,以無我為本,而勇以成之
139.勿以無過為聖賢之高,而以改過為聖賢之學
140.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
141.養心莫善於義理,為學莫要于精專
142.明學術,變士風,以成天下治
143.聖賢之學,心學也。道德以為之地,忠信以為之基,仁
以為宅,義以為路,禮以為門,廉恥以為垣牆,《六經》
以為戶牖,四子以為階梯
144.惟古為學,在求放心。心苟或放,學乃徒勤
145.夫君子之學,先立乎其大者,而小者不能奪
146.君子之學,以變化其氣質
147.與其為數頃無源之塘水,不若為數尺有源之井水,生意
不窮
修心篇
148.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149.聖人之心如明鏡,只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150.知晝夜即知死生
151.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實不著相
152.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153.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
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54.孔子氣魄極大,凡帝王事業,無不一一理會,也只從那
心上來
155.天下事不能盡如人意。大抵心病愈則身病亦自易去
156.一一世事,如狂風驟雨中落葉,倏忽之間,寧復可定所耶
157.循理之謂靜,從欲之謂動。欲也者,非必聲色貨利外誘
也,有心之私皆欲也
158.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
159.心猶水也,污人之而流濁;猶鑒也,垢積之而光昧
160.聖人之學,心學也。學以求盡其心而已
161.夫佛者,夷狄之聖人;聖人者,中國之佛也
162.即從初心,死無所避
163.安受爾命,寧奈爾心
164.吾儒亦自有神仙之道
165.君子養心之學如良醫治病,隨其虛實寒熱而斟酌補泄之,
是在去病而已
附錄
附錄一王陽明一生的七個數字
附錄二陽明年表及大事記
附錄三陽明心學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