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多民族史學發展與史學批評(遼夏金元時期)(精)/中國古代史學批評史

  • 作者:吳鳳霞//胡祥琴|責編:黎曉慧//賀婭|總主編:瞿林東
  • 出版社:湖南人民
  • ISBN:9787556124398
  • 出版日期:2020/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28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遼夏金元史學增添了民族特點,呈現出新的氣象。其中,少數民族史學批評的開展為民族史學的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經典的閱讀與流傳,造就了各族知識精英,有力地推進了多民族歷史文化認同的發展。這一時期史學批評成果儘管不能宋代相比,但具有史學批評內涵的言論、論著也彰顯了遼夏金元的史學觀念,只是各族批評者史學素養參差不齊,見解精粗相雜,顯示出多層次性。本卷闡釋了其時史學批評的主體內容、基本特點和重要意義。

作者介紹
吳鳳霞//胡祥琴|責編:黎曉慧//賀婭|總主編:瞿林東

目錄
前言
  一、時代風貌與史學面貌
  二、民族史學與史學批評
第一章  少數民族史學批評的開展
  第一節  典籍傳播與多民族文化交融
    一、經典閱讀與經史翻譯
    二、史書民族文字譯者的鑒識
  第二節  遼金少數民族的史學批評
    一、遼代契丹人論史筆
    二、金代女真及其他少數民族的史學批評傾向
  第三節  元代少數民族的史學批評
    一、蒙古族皇帝及貴族基於修史的批評
    二、色目文臣的史學追求與見解
    三、女真與拓跋後裔的史學批評主張
第二章  史學名著的傳播與史學批評
  第一節  《貞觀政要》的廣泛流傳與普遍讚譽
    一、一部富有啟迪意義的政治史
    二、遼夏金元時期《貞觀政要》的流傳
    三、《貞觀政要》批評及影響
  第二節  《通鑒》學的新發展與相關評議
    一、金代《資治通鑒》的傳播
    二、元代《通鑒》學的昌盛
  第三節  《文獻通考》「序」「按」中的評點
    一、通史體裁與典章制度史體例的認識
    二、部分史書長短得失的議論
  第四節  富有個性的史書評論
    一、正史的是非評判
    二、別史、雜史的褒貶評議
第三章  党項西夏史學及史學批評
  第一節  党項族的史學活動
    一、党項族的興起
    二、党項族的文化習俗
    三、文化的自覺和歷史意識的產生
    四、政治色彩濃厚的文化特色
  第二節  西夏史學及史學批評
    一、党項西夏史學的產生
    二、主要的史學活動
第四章  元修三史反映的史體論
  第一節  遼金宋三史編纂主導思想中的批評
    一、關於修史意義的論述
    二、正統觀念引發的史書編纂思想的討論
    三、文獻取捨與書法批評
  第二節  《遼史》《金史》《宋史》的體例問題
    一、修史凡例所呈現的擇善而從
    二、三史序論中體例的點評
第五章  史學批評觀念的闡釋
  第一節  采撰、事實的理論探討
    一、采撰原則
    二、史實的辨別與信史的要求
    三、「理」與「人情」概念的運用

  第二節  史例、史法、史意之論
    一、史例舉例
    二、史法之論
    三、史意的解讀
  第三節  良史認識的傳承與發展
    一、關於史官之職的認識
    二、品評前代史家
    三、議論當代史官、史家
    四、良史之志與良史標準
第六章  遼夏金元史學批評的特點及意義
  第一節  史學批評主體的多民族構成
    一、遼夏金政權史學批評主體的身份
    二、元代史學批評主體的民族屬性
  第二節  史學批評的多層次與務實性
    一、立足於治國理政需要的史學批評
    二、以彰顯史學文化為目的的史學評論
    三、旨在推進史學批評發展的理論探討
  第三節  史學批評開展的意義
    一、推進多民族史學規範發展
    二、弘揚優秀的歷史文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