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代美學的危機與重建(精)

  • 作者:王傑|責編:陳佳妮//舒光浩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68886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88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從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講,我們正處在一個新時代的轉折關口上。關於這個轉折的分析,可以將重點放在新技術革命方面,也可以把轉型的基本動因歸結為以大眾為主體的消費文化。從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角度講,這個轉折點的重要動因還可以是藝術和審美,特別是具有當代性的藝術。藝術中的先鋒派以及對新的藝術形式的審美經驗,事實上正在悄然地改變世界。藝術中的先鋒派和新的審美感受力,或者說對新的「情感結構」的審美感知,正在悄然地改變著人們的審美品位、審美習性和對世界的審美感知方式,從而以「陶冶情操」的方式改變著世界。
    本書包含了,第一輯審美幻象的研究闡釋;第二輯地方性經驗的人類學研究;第三輯尋找母親的儀式;第四輯斜塔上的嘹望;第五輯尋找烏托邦:思想者之間的對話等五輯內容。

作者介紹
王傑|責編:陳佳妮//舒光浩

目錄
前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性
第一輯  審美幻象的研究闡釋
  審美需要的歷史內涵及其轉化
  審美幻象問題與心理學解釋
  審美變形:現實關係的審美轉換
  圖像的二重性及其魔力
  影像與基源性幻象
  兩種古典審美變形機制的比較研究
  餘韻:一種優美化的崇高
  也論「東方情調」的審美意義
  審美幻覺:中西美學的理論與實踐
  文學與鴉片  一審美幻覺批判
第二輯  地方性經驗的人類學研究
  審美人類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發展
  審美人類學的學理基礎與實踐精神
  審美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學科意義
  馬克思的審美人類學思想
  列維一斯特勞斯與審美人類學
  本雅明藝術人類學思想評析
  民歌與當代大眾文化——全球化語境中民族文化認同的危機及其重構
  大地飛歌:民族審美經驗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論意義——王傑博士訪談錄
  略論民族藝術在當代文明衝突下的作用
第三輯  尋找母親的儀式
  沒有夢想就沒有未來——論「中國夢」的美學維度及文學批評家的任務
  美學與跨學科研究:論新人文學科與當代美學研究——為紀念林煥平教授100周年而作
  中國悲劇觀念:理論傳統及其當代意義
  全球化時代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鄉愁烏托邦:烏托邦的中國形式及其審美表達
  革命與鄉愁——文化記憶與中國審美現代性的情感結構
  尋找母親的儀式——從《圍龍》看當代中國小說的美學風格
  略論當代中國文學的美學風格——兼論《白鹿原》的美學風格
第四輯  斜塔上的嘹望
  六十年來馬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範式轉換及其基本問題
  關於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中國特色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提問方式與當代文學實踐
  當代中國語境中的審美意識形態理論
  中國審美經驗的理論闡釋與文藝美學的發展
  當代美學的基本問題及其理論闡釋模式
  文學自律性:斜塔上的瞭望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基本問題與理論模式
  馬克思主義美學可以再度成為公共話語嗎?
  文化經濟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美學
  中國當代文藝政策的美學基礎
第五輯  尋找烏托邦:思想者之間的對話
  「我不是后馬克思主義者,我是馬克思主義者」——特里·伊格爾頓訪談
  「我的平台是整個世界」——特里·伊格爾頓訪談
  美學·社會·政治——托尼·本尼特訪談
  當代馬克思主義問題一一與邁克·桑德斯博士對話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人道主義、美學——凱文·B·安德森教授訪談錄
  當代美學中的藝術與政治一一艾爾雅維奇教授訪談錄

  材料、技術與現代藝術——約翰·鮑德溫訪談錄
  文化產業:藝術、技術和市場的契合——司各特·拉什訪談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