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馬克思主義法學及其中國化/法學研究專題選輯

  • 作者:編者:顧培東|責編:郭瑞萍|總主編:陳甦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0162395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6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1978年以來,馬克思主義法學告別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立論基礎,對當代中國法治建設中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回應。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也面臨許多難題和挑戰。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闡發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展現馬克思主義法學的持久生命力,這是中國法學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主義法學能夠為當代中國法治建設提供怎樣的啟發?馬克思主義法學如何有效回應日益複雜的現實問題?如何定位馬克思主義法學在當代中國法學體系中的位置?本書能夠為之提供重要啟示。

作者介紹
編者:顧培東|責編:郭瑞萍|總主編:陳甦
    顧培東,1956年生,江蘇省建湖縣人。現為四川大學法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政府法律顧問等職。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入選首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同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2005年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1972年高中畢業后當過農民,進過工廠,在過機關。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學,1981年提前畢業並成為本校民事訴訟法學專業研究生,1984年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初調入四川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經濟研究中心),先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體改委秘書長、副研究員、研究員等職。1994年正式辭職從事律師職業。2000年任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調入四川大學任現職。近三十年來,從事經濟學和法學研究,並集中於對法治、司法以及經濟改革中重要現實問題的研究。     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以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獨立或合作出版書(譯)著十余部,代表著作有:《我的法治觀》、《社會衝突與訴訟機制》、《大陸法系》(合譯)。

目錄
導論  顧培東
上編  馬克思主義法學經典理論的闡釋
論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科學性  余先予  夏吉先
試論法的階級性和社會性  孫國華  朱景文
法不是從來就有的
——學習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一點體會  郭宇昭
略論法的概念和法的質的規定性  張宗厚
法與法律的概念應該嚴格區分
——從馬克思、恩格斯法學思想的演變看法與法律概念的內涵  李肅  潘躍新
也談法的本質和概念——與張宗厚同志商榷  田培炎  董開軍
論法與法律的區別
——與李肅、潘躍新同志商榷  公丕祥
在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中,法與法律概念沒有嚴格區分
——與李肅、潘躍新同志商榷  汪永清
論馬克思主義法學  黎青
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中的法律思想初探  公丕祥
《資本論》及其創作過程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法律觀  呂世倫  毛信庄

中編  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
馬克思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和中國的實踐
——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張友漁
論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李用兵
民主與專政的辯證關係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九十周年  李步雲
論以法定製——學習《鄧小平文選》的體會  宋峻
論毛澤東同志的制憲思想  張慶福  陳雲生
周恩來關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思想
——紀念周恩來誕辰一百周年  趙建文
蘇聯法學對中國法學消極影響的深層原因
——從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出發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蘇聯法影響中國法制發展進程之回顧  孫光妍  于逸生

下編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法學的深化與發展
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的理論邏輯與創新發展  李林
當代中國政法體制的形成及意義  侯猛
黨管政法:黨與政法關係的演進  周尚君
中國司法體制改革的經驗
——習近平司法體制改革理論研究  陳衛東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