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指揮與控制原理/指揮與控制系列叢書

  • 作者:張維明//朱承//黃松平//陽東升|責編:李樹林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04511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2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指揮與控制(C2)的成效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在戰爭中,任何一項其他活動的重要程度都無法和指揮與控制相提並論。因此,指揮與控制的理論是軍事理論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本書對指揮與控制的原理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介紹,涵蓋指揮與控制的概念、歷史發展、組成要素、本質特徵、理論體系、理論基礎、領域、模式、組織設計、過程模型、系統、未來發展等內容。
    本書不僅可供本領域的研究工作者借鑒,還可供相關專業的師生、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學習與參考。

作者介紹
張維明//朱承//黃松平//陽東升|責編:李樹林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指揮與控制起源及概念的演化
    1.1.1  指揮與控制的起源與演化
    1.1.2  指揮與控制相關概念術語的演化分析
  1.2  指揮與控制概念、組成要素
    1.2.1  指揮與控制的相關定義與概念
    1.2.2  指揮與控制的理解
    1.2.3  指揮與控制的組成要素
    1.2.4  指揮與控制同其他相關術語的關係
  1.3  指揮與控制概念模型
    1.3.1  概念模型
    1.3.2  北約與美軍的指揮與控制概念模型
  1.4  指揮與控制的本質特徵及時代特點
    1.4.1  指揮與控制的本質特徵
    1.4.2  機械化時代的指揮與控制
    1.4.3  信息時代的指揮與控制
  1.5  指揮與控制理論體系
    1.5.1  指揮與控制理論體系結構
    1.5.2  指揮與控制理論體系內容
第2章  指揮與控制理論基礎
  2.1  指揮與控制的控制論模型
    2.1.1  一般控制原理
    2.1.2  C2的控制原理
    2.1.3  對抗過程中的指揮與控制模型
  2.2  指揮與控制的系統論模型
    2.2.1  系統論基本思想與方法
    2.2.2  系統論模型
  2.3  指揮與控制的資訊理論模型
  2.4  指揮與控制的其他科學原理
    2.4.1  指揮與控制的管理原理
    2.4.2  指揮與控制的認知原理
    2.4.3  指揮與控制的感知原理
第3章  指揮與控制的領域
  3.1  域的概念
  3.2  從單域到多域
    3.2.1  從平面維到立體維
    3.2.2  網路空間域與跨域融合
    3.2.3  軍事對抗領域拓展的原因
  3.3  指揮與控制領域的劃分及域間關係
    3.3.1  指揮與控制領域的定義
    3.3.2  指揮與控制領域的劃分依據
    3.3.3  指揮與控制領域的域間關係
  3.4  物理域
    3.4.1  物理域作戰的主要特點
    3.4.2  物理域對信息化戰爭的主要影響
    3.4.3  物理域作戰的基本形式
  3.5  信息域
    3.5.1  信息域作戰的主要特點
    3.5.2  信息域對信息化戰爭的主要影響
    3.5.3  信息域作戰的基本形式

  3.6  認知域
    3.6.1  認知域作戰的主要特點
    3.6.2  認知域對信息化戰爭的主要影響
    3.6.3  認知域作戰的基本形式
  3.7  社會域
    3.7.1  社會域作戰的主要特點
    3.7.2  社會域對信息化戰爭的主要影響
    3.7.3  社會域對抗的基本形式
第4章  指揮與控制的模式
  4.1  指揮與控制模式的內涵
    4.1.1  感知
    4.1.2  執行
  4.2  指揮與控制模式的分類
    4.2.1  工業時代的指揮與控制模式分類
    4.2.2  未來作戰的主要指揮與控制模式
  4.3  指揮與控制模式的度量
    4.3.1  指揮與控制問題三維空間
    4.3.2  指揮與控制模式度量的維度
    4.3.3  決策權的分配
    4.3.4  角色間的交互模式
    4.3.5  信息分發
  4.4  指揮與控制模式的選擇
    4.4.1  指揮體制
    4.4.2  作戰任務
    4.4.3  敵情掌握程度
    4.4.4  作戰力量構成
    4.4.5  指揮與控制手段
    4.4.6  人員素質
第5章  指揮與控制組織設計
  5.1  基本概念
    5.1.1  組織基本概念
    5.1.2  指揮與控制組織概念
    5.1.3  組織設計理論與方法
  5.2  測度指標
    5.2.1  結構指標
    5.2.2  能力指標
    5.2.3  敏捷性度量
  5.3  基於計算組織理論的設計方法
    5.3.1  問題建模
    5.3.2  任務計劃網設計
    5.3.3  組織協作網設計
    5.3.4  決策結構設計
第6章  指揮與控制過程模型
  6.1  OODA環模型
    6.1.1  模型構成
    6.1.2  模型局限
    6.1.3  模型修訂
    6.1.4  模型擴展
  6.2  控制論模型
    6.2.1  Lawson模型

    6.2.2  SHOR模型
    6.2.3  HEAT模型
  6.3  面向信息處理的模型
    6.3.1  基於信息加工的模型
    6.3.2  信息挖掘與感知模型
  6.4  面向認知的模型
    6.4.1  C2(認知)行為過程模型
    6.4.2  CECA模型
  6.5  PREA模型
    6.5.1  從平台到體系,指揮對抗活動屬性的變化
    6.5.2  基本思想
    6.5.3  模型構成
    6.5.4  模型應用及意義
第7章  指揮與控制系統
  7.1  地位作用
  7.2  功能分析
    7.2.1  戰場態勢綜合
    7.2.2  作戰籌劃
    7.2.3  作戰計劃
    7.2.4  執行與控制
  7.3  關鍵技術
    7.3.1  需求與體系結構技術
    7.3.2  態勢認知技術
    7.3.3  規劃與計劃技術
    7.3.4  作戰實驗技術
  7.4  典型系統介紹
    7.4.1  美軍第一代指揮與控制系統——WWMCCS
    7.4.2  美軍第二代聯合作戰指揮與控制系統——GCCS
    7.4.3  美軍第三代聯合作戰指揮與控制系統——JC2
    7.4.4  未來系統建設的挑戰
第8章  智能時代的指揮與控制
  8.1  智能時代指揮與控制基礎理論的發展趨勢
    8.1.1  指揮與控制的尺度問題
    8.1.2  指揮與控制「域」的問題
    8.1.3  指揮與控制的敏捷性問題
  8.2  智能化戰爭對指揮與控制的要求
    8.2.1  未來戰爭範式的變化
    8.2.2  智能化戰爭的特點
    8.2.3  智能指揮與控制的主要特徵
  8.3  智能技術牽引的未來指揮與控制決策新形態
    8.3.1  大數據支撐的全域對抗
    8.3.2  戰爭演算法的作戰潛力
    8.3.3  去中心化的「馬賽克戰」
  8.4  智能化指揮與控制平台架構
附錄A  多域作戰及其指揮與控制問題探析
  A.0  引言
  A.1  多域作戰相關概念與特點
    A.1.1  多域作戰的興起與發展
    A.1.2  多域作戰是聯合作戰的最新形式
    A.1.3  多域作戰的主要特點

  A.2  多域作戰的指揮與控制
    A.2.1  實現跨域融合的關鍵
    A.2.2  經典理論難以適用於多域作戰的指揮與控制形態
    A.2.3  典型指揮形式
  A.3  啟示
    A.3.1  多域作戰指揮與控制系統需要突破指揮與控制領域的經典理論
    A.3.2  建立以全域能力和多維效果為核心的作戰體系柔性重組模式
    A.3.3  加強多域對抗條件下的認知和決策的智能演化機理研究
  A.4  結束語
附錄B  指揮與控制的新範式:邊緣指揮與控制
  B.0  引言
  B.1  網路信息時代變革
    B.1.1  戰爭形態發生改變
    B.1.2  不確定性凸顯
    B.1.3  去中心化趨勢更為明顯
  B.2  邊緣崛起與邊緣作戰
    B.2.1  邊緣作用的凸顯
    B.2.2  邊緣及邊緣作戰的內涵
    B.2.3  「馬賽克戰」:體現邊緣地位提升的作戰概念
    B.2.4  傳統指揮與控制範式亟待改變
  B.3  邊緣指揮與控制的模式機理
    B.3.1  邊緣指揮與控制的概念解析
    B.3.2  邊緣指揮與控制的特徵
    B.3.3  邊緣指揮與控制的模式:任務式和事件式融合驅動模式
  B.4  邊緣指揮與控制能力的提升途徑
    B.4.1  發展先進的邊緣信息技術
    B.4.2  建立敏捷的網狀組織
    B.4.3  打破傳統的部門藩籬
    B.4.4  創造寬鬆的體制環境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