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未來永恆(兒童文學評論卷)/文藝報70周年精選文叢

  • 作者:編者:梁鴻鷹|責編:胡莉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68659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6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自1949年9月25日創刊以來,《文藝報》一直密切關注文藝創作現場,捕捉文藝創作動向,推動出作品出人才,是新中國文藝的重要理論評論陣地。該文叢共七卷,分為理論卷、文學評論卷、藝術評論卷、外國文學卷、作品卷、對話卷、兒童文學評論卷。本卷收錄了《文藝報》從1949年創刊至今70年間發表的兒童文學相關文章,涵蓋作家作品評論、理論批評、人物特寫等。所選錄的文章主要刊發於《文藝報》的《兒童文學評論》版和《少兒文藝》專刊,所選文章反映了作家們對孩子的愛、對少年兒童成長的關切、對兒童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兒童文學理論構建的孜孜以求,也體現了中國現當代兒童文學創作和理論發展中對於「兒童」和「兒童文學」的發現過程。

作者介紹
編者:梁鴻鷹|責編:胡莉
    梁鴻鷹,《文藝報》原總編輯,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享受特殊津貼。曾在內蒙古大學漢語系、中宣部文藝局、中國作協創研部工作。有評論集《守望文學的天空》《文學:向著無盡的可能》《向道與叩問》《寫作的理由》。在《十月》《上海文學》《當代》《北京文學》《鐘山》等發表一批散文、小說。有《阿西莫夫詮釋人類萬年》等譯作若干。

目錄
梁鴻鷹:回望如歌歲月開創全新境界——《<文藝報>70周年精選文叢》總序
1950年
敏澤:多多為兒童們寫作
1951年
楊□:兒童文學雜談
1954年
賀宜:讀張天翼的幾篇兒童文學作品
1955年
《文藝報》記者:多多地為少年兒童們寫作
1956年
邵燕祥:給小孩子創作大詩歌
1957年
舒霈:情趣從何而來
1960年
袁鷹:引導孩子們攀登科學高峰——讀《科學家談21世紀》
任小哲:飛翔吧,小溪流的歌
1962年
孫敬修:小酸棗和大鴨梨
1963年
楊揚:讀《兒童文學》第一期
1978年
張天翼:不能辜負孩子們的期望
1980年
賀嘉:兒童文學創作的新成就——從全國第二次兒童文藝創作評獎談起
1981年
金近:童話和現實生活
周巍峙:學習魯迅,做好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工作
1982年
陳伯吹:瑣談孫幼軍的童話
1983年
孫幼軍:一個深受孩子喜愛的青年作家——鄭淵潔和他的童話
冰心:回顧與前瞻——紀念《兒童文學》創刊二十年
1984年
周揚:科學和文學要結合
宗璞:我寫童話
1985年
曉蓉:陳伯吹老人和貓的故事
1986年
阮章競:與青年朋友討論兒童文學
金近:兒童文學和浪漫主義
1987年
束沛德:窗口橋樑苗圃——對《兒童文學評論》專版的期望
曾鎮南:讀《黑髮》
繆俊傑:創造幻想和現實結合的意境美——漫談葛翠琳童話的藝術特色
金燕玉:更新和蛻變——新時期童話的發展趨向
1988年
任大霖:兒童散文的魅力
聖野:田地的兒童詩
王一地:全國首屆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淺議
朱自強:兒童觀——兒童文學的原點

1989年
王景山:台灣兒童文學鳥瞰
高洪波:董宏猷和他的夢
何紫:香港近10年兒童文學的潮流
湯素蘭:常新港小說的藝術魅力
1990年
葉君健:關於「民間故事」和「童話」
任玉福:審美功能與社會功利的和諧一致——評浩然的兒童小說
1991年
潘延:反顧童年:兒童文學的一個永恆母題
鄒亮:開拓,在中國兒童文學研究的空白點上——談蔣風的兒童文學史論
魯兵:幼兒文學的昨天和明天——讀《幼兒文學集成》
1992年
別道玉:簡論謝璞的兒童題材作品
孫雲曉:談少年報告文學的震撼力
1993年
吳繼路:話說少年文學
張錦貽:談梅子涵兒童小說創作
樊發稼:長篇兒童小說的崛起
1994年
彭斯遠:批評是為了發展——束沛德兒童文學研究漫議
1995年
吳岩:我們需要健康的科幻文學
1996年
孫建江:童話民族風格的追求
1997年
金燕玉:走進傳統,走向現代——少數民族兒童文學創作的新景觀
桂馨:淺談中短篇兒童小說創作的幾個問題
1998年
樊發稼:追求兒童文學的永恆
湯銳:多媒體時代的兒童與兒童文學
葛翠琳:創造美的人
1999年
翟泰豐:努力適應當今兒童審美心理與精神需求
葛翠琳:百年冰心
2000年
唐兵:飛翔的力量——周銳創作論
王泉根:20世紀90年代中國兒童文學的整體走向與世紀沉思
2001年
李學斌:「隔」與「不隔」——試論當代兒童文學審美的現狀
2002年
徐妍:凄美的深潭:「低齡化寫作」對傳統兒童文學的顛覆
朱效文:詮釋生命成長的小說藝術
彭懿:幻想小說的中國之路
2003年
秦文君:我們兒童文學何去何從
曾慶江:異軍突起的兒童寓言詩
2004年
張錦貽:新世紀初的中國少數民族兒童小說
朱自強: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的困境和出路

2005年
譚旭東:重建兒童文學理論批評
王蒙:我看兒童文學
楊鵬:類型化:中國兒童文學的強大之路
2006年
李學斌:質疑「類型化兒童文學」的商業化選擇
王宜振:兒童詩的創新之路
2007年
韓松:科幻文學發展的新路徑
蕭萍:新生代兒童文學作家的民族化寫作
2008年
任大星:把感情和藝術情趣放在第一位
劉緒源:楊紅櫻現象:商業童書與批評標準
2009年
李學斌:從種子到花朵的跨越
郝樹聲:跨越時空又立足現實——王晉康的幻想小說
李東華:教化、快樂與救贖——新中國六十年兒童文學的精神走向
2010年
高洪波:仁者郭風
林文寶:林良與《爸爸的十六封信》
班馬:蕭萍兒童詩:「聽」與「演」的藝術
趙霞:百年中國孩子的藝術圖鑒——評黃蓓佳「5個8歲系列長篇小說」
2011年
李萌、星河:中國故事與中國人物是中國動畫的核心
吳然:「湘女自然文學精品」系列:自然傳奇生命讚歌
徐妍:張品成長篇小說《覺醒》:探索戰爭題材成長小說「複雜性的精神」
《文藝報》記者:高洪波:用文學「抱起未來和希望」
2012年
錢淑英:拓展文化視野提升批評品質——當下兒童文學研究的趨向
王泉根:新世紀兒童閱讀運動觀察
2013年
李墨波:任溶溶:我的一生就是個童話
李利芳:走向未來的甘肅兒童文學
殷健靈:趙麗宏兒童小說《童年河》:心中那個永遠的少年
2014年
韓進:我倔強地搖響我的駝鈴一韋葦先生的詩歌創作
馬力:遼寧「小虎隊」:長於黑水高於白山的精神王國
劉秀娟:金波:白髮里住著小精靈
簡平:新媒體語境下的兒童文學出版與創作
2015年
王泉根:抗戰題材少兒小說的歷史擔當與藝術追求
劉秀娟:中國兒童文學「國際范兒」:在「賠本買賣」之外,需要一條新路
何向陽:一位作家的忠誠
2016年
李敬澤:張煒《尋找魚王》:古老而常新的中國故事
杜傳坤:李有干《白毛龜綠毛龜》:重尋童話文學的生命物語與歷史記憶
趙振傑:肖復興《紅臉兒》:此情可待成追憶
曹文軒:文學,另一種造屋——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獲獎感言
龔愛林:李少白兒童文學創作:不老的童心在歌唱
行超:「黃金十年」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2017年
曹文軒:我的兒童文學觀念史
李東華:張之路《吉祥時光》:往事的饋贈
方衛平:探尋兒童文學的藝術新境
2018年
張之路:新時代中國兒童文學:自信與創新的目光
秦文君:孫毅「上海小囡三部曲」:不老的作家,有力的小說
方衛平:當代話語和當代體系:一個時代的理論和批評應該擔負的職責
海飛:從童書出版大國的崛起看兒童文學的蓬勃
徐德霞:兒童文學與時代同行——淺議改革開放40年之兒童文學
編者的話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