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固體力學)/學術引領系列/國家科學思想庫

  • 作者:編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責編:張莉//姚培培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665676
  • 出版日期:2021/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3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明確了固體力學的科學意義與戰略地位;總結了固體力學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分析了固體力學的發展現狀與態勢;梳理了固體力學尚未完全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指出了固體力學的新使命與新機遇;明確了未來5?10年固體力學面臨的重要科學問題,確定了面向學科前沿的優先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指出了面向國家「卡脖子」問題的優先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概括了未來具有引領性的研究方向;最後提出了固體力學發展的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本書旨在為固體力學健康穩定地發展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促進固體力學在支撐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產生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等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書適合高校科研人員、國家學科規劃和項目規劃單位相關人員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責編:張莉//姚培培

目錄
總序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固體力學的科學意義與戰略地位
  第一節  固體力學的定義和科學意義
  第二節  固體力學的戰略地位
    一、固體力學為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發展提供科學基礎
    二、固體力學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
    三、固體力學的發展影響和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
    四、固體力學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搖籃
    五、固體力學在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章  固體力學的特點和發展規律
  第一節  固體力學的特點
    一、基礎與工程的特徵雙重性
    二、持久廣泛的學科交叉性
    三、與時俱進的持續發展性
  第二節  固體力學的發展規律
第三章  固體力學的發展現狀與態勢
  第一節  固體力學的總體發展現狀
    一、世界範圍內固體力學的發展現狀
    二、我國固體力學的發展現狀
    三、我國學者對固體力學的重要貢獻
    四、固體力學對重大工程和經濟建設的重要貢獻
    五、固體力學的國際地位分析
  第二節  固體力學的發展態勢與尚未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
    一、固體本構關係與變形理論
    二、固體強度與破壞失效
    三、固體材料/結構動態力學行為
    四、計算固體力學理論與方法
    五、實驗固體力學方法
    六、固體力學與其他學科交叉
    七、固體力學與國家重大需求
  第三節  固體力學的新使命與新機遇
    一、固體力學與理工融合
    二、固體力學與軍民融合
    三、固體力學與醫工融合
    四、固體力學與數據科學/人工智慧融合
第四章  固體力學的重要問題與優先發展方向
  第一節  未來5?10年固體力學面臨的重要科學問題
    一、非經典本構關係與變形理論
    二、固體的多場多尺度破壞機理和強度理論
    三、材料動態本構行為與複雜結構動力學
    四、基於幾何/數據/設計驅動的新型計算固體力學
    五、材料與結構內部力學參量的實驗測試與表徵方法
    六、新興交叉力學
  第二節  面向學科前沿的優先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
    一、超構材料的廣義本構關係與變形機理
    二、微電子器件力學
    三、軟物質力學

    四、動態細觀力學
    五、固體多場耦合力學
    六、多尺度及跨尺度力學
  第三節  面向國家「卡脖子」問題的優先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
    一、自主可控計算固體力學軟體系統
    二、複雜環境下力學響應測試表徵方法與新型儀器
    三、流固耦合結構力學理論與計算方法
    四、面向先進位造的設計製造一體化工藝力學
    五、物理檢測與虛擬實驗相融合的結構強度與壽命評價
  第四節  未來具有引領性的研究方向
    一、先進結構技術
    二、交叉力學
    三、極端力學
    四、基於數據驅動的力學計算
第五章  固體力學發展的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1  問卷調查情況說明
附錄2  文獻計量學情況說明
關鍵詞索引
彩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