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費孝通學術思想研究/社會學文庫

  • 作者:趙旭東|責編:潘宇//趙海迪//黃超|總主編:鄭杭生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289496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0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著重從對費孝通的思想和文本意義的闡揚這一角度,對費孝通一生中不同時期的思想及概念進行深度挖掘和再詮釋,試圖找到費孝通思想的來源、根本,以及進一步貢獻于未來學術界和思想界的諸多可能性,並嘗試在這樣一個向度上重新思考人類學、社會學與民族學的新創造。
    本書分為方法與路徑、自我與超越、危機與重建、文化與自覺、紀念與回憶這六個部分,以全面呈現一個作為知識分子的費孝通,一個作為鄉土社會研究者的費孝通,一個從異域邁向本土的費孝通,一個跨越各種邊界而尋求一種自我超越的費孝通,一個提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這一智慧觀念的費孝通,一個由文化自覺而至於文化自信的費孝通。
    本書站在呼籲後來的研究者全面地對費孝通思想進行研究的立場上,秉持一種「執弟子之禮」的謙恭態度,思考費孝通思想的當代價值以及當下意義。

作者介紹
趙旭東|責編:潘宇//趙海迪//黃超|總主編:鄭杭生
    趙旭東,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社會與入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重慶文理學院、周口師範學院兼職教授。1965年生1998年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師從費孝通教授。2002年到2004年間,先後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荷蘭菜頓大學從事訪問研究。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1年起任職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現任中國社會學會法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等職。先後發表中英文論文百余篇,代表性著作為《權力與公正: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與權威多元》(2003)、《否定的邏輯:反思中國鄉村社會研究》(2008)、《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2009)、《法律與文化:法律人類學研究與中國經驗》(2011)、《本土異域間:人類學研究中的自我、文化與他者》(2011)、《結構與再生產:吉登斯的社會理論》(2017)、《文化轉型人類學》(2018)。

目錄
引言
  志在富民
  鄉土中國與理解中國
  從差序格局到文化自覺
  行行重行行
  孤獨的自我超越
  人的相互看
第一部分  方法與路徑
  第一章  百年費孝通
    轉型中國與認識中國
    燕京大學、社區研究與「懂社會」
  第二章  從異域邁向本土
    表述異域
    功能論的時代精神
    馬赫化的馬林諾夫斯基
    科學理性與非理性自我
    回歸本土的費孝通
    邁向人民的二度轉向
    道路的展開而非完結
  第三章  相互性的理解
    馬林諾夫斯基預言
    人類學的新時代
    作為研究範式的結構功能論
    範式之爭
第二部分  自我與超越
  第四章  不治而議與知識分子
    活著的歷史
    從中國到世界
    知識分子的位置
  第五章  玉器、巫覡與天地溝通
    玉器與溝通
    巫現及其角色的轉變
    佔有文字與支配權力
    社會控制的象徵體系
  第六章  費孝通的自我與超越
    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道路
    實用性與中國社會學的既有性格
    由「補課」而引起的反思
    個人、社會與文化的融通
    人「心」與「我」及對傳統社會學界限的超越
第三部分  危機與重建
  第七章  匱乏經濟與規避風險
    匱乏經濟
    鄉土重建的文化癥結
    匱乏經濟與豐裕經濟
    規避風險的文化
    自然觀的差異
  第八章  中國士紳與鄉土重建
    農民和士紳
    鄉土中國的損蝕

    皇權與紳權的並存
    鄉村的新精英
    我與《鄉土中國》
  第九章  「三級跳」與鄉村社會變遷
    中國農村的「三級跳」
    理解中國農民的生活
    回歸中國的理解
    從實求知
第四部分  多元與一體
  第十章  「一」和「多」
    作為基本問題的「一」和「多」
    鄉村的「一」和「多」
    民族的「一」和「多」
    世界的「一」和「多」
    從民族看世界和從世界看民族
    「一多兩賦」而生情
  第十一章  「一」「多」之爭
    佐藤一齋的中國觀
    「一」與「多」之爭
    民族與民族自決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
    「多」與「一」之間的辯證關係
    「國」與「族」之間的辯證關係
  第十二章  多元一體與一體多元
    問題的大背景
    現實多元而非歷史多元
    一體與多元的系統性捭闔
    從「多元一體」到「主體多元」
第五部分  文化與自覺
  第十三章  在文化對立與文化自覺之間
    1997年的文化自覺
    文化相對主義
    作為一種政治的西方文化再現
    文化對立與文化自覺之間
  第十四章  文化自覺之後的覺醒
    文化自覺與文化自在
    過度物質化的世界
    文化的新物質性
    后物質性時代的文化自覺
  第十五章  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
    文化的新主張
    從1.0版的文化自覺到2.0版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與文化無意識的新辯證
    追尋文化自覺的方向
    文化自信與文化共享
    從文化自覺到費孝通的文化觀
第六部分  紀念與回憶
  第十六章  費孝通先生十年祭
    乙未年的紀念

    法律之下的權力
    舊燕歸來
    作為文本存在的費孝通
    費孝通學術思想的關鍵詞
  第十七章  何以仍舊要紀念費孝通先生
    執弟子之禮
    逝者難如斯
    邁向人民的人類學
    一個時代的紀念
    直面全球化文化轉型的來臨
  第十八章  重讀便是補課
    重讀便是補課
    重讀《江村經濟》
    八十年後的江村重訪
    重讀《鄉土中國》
    再讀《鄉土中國》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