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蒙元時期中原北方地區墓葬研究/考古新視野

  • 作者:袁泉|責編:智朴
  • 出版社:文物
  • ISBN:9787501068845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2
人民幣:RMB 7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蒙元時期,多族屬、廣疆域的統一王朝帶來了文化新相。墓葬文化體現出繼承與變革交錯並存的局面:一方面,宋金形成的葬制傳統在很多領域得以繼承和沿用;另一方面,隨著政治衝擊、階層重組和族屬互動,湧現出許多新的墓葬文化特徵。這造就了蒙元時期中原北方地區墓葬文化面貌的區域多樣性與發展不平衡性。
    本書立足於長時段、大區域的綜合考察,通過對考古學材料的系統梳理,嘗試建立起蒙元時期中原北方地區墓葬的有序時空框架。在分區研究中,綜合考慮地域文化、人群特點、地理形勝和政治衝擊等多種因素,將中原北方地區劃分為四大文化區,分別為:長城以北和燕雲地區、中原地區、山東地區和洛水-渭水流域地區。在分期研究中,充分考慮不同區域墓葬演變步調與發展序列的差異性。在墓葬資料豐富、變化頻繁有序的區域,建立完整、細緻的演變序列;對存在年代缺環且變化不明顯的地區,則結合宋金墓葬的面貌,從長時段把握當地宋元墓葬文化面貌演變。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墓葬面貌的橫向區際交流,關注蒙元與宋金墓葬的縱向期段沿革,分析不同族屬和文化群體在墓葬制度上的互動;繼而深入觀察蒙元葬制傳統與喪祭文化的變革。

作者介紹
袁泉|責編:智朴
    袁泉,1980年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1999?200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先後獲考古學學士與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宋元明考古。近期關注課題主要涉及:宋元手工業互動和區域產銷格局,宋元喪葬制度與儀制,唐以降的文化復古與禮器傳統以及7?14世紀宗教圖像的遷播與文化互動。     科研課題合著專著1部,30余篇學術論文在《文物》《考古與文物》《裝飾》《故宮博物院院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敦煌研究》、The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Researches等中英文學術期刊收錄發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青年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各一項,參與多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重大項目及文物局和商務部研究課題,並多次獲韓國青岩基金、日本住友基金資助。     入選北京市屬高校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北京市青年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先後赴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那爛陀-室利佛逝研究中心、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系訪學交流。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漢地」的變遷:長城以北和燕雲地區的蒙元墓葬
  第一節  以赤峰和上都為中心的蒙漢墓葬
  第二節  以大同、冀北為中心的仿木構磚室墓
  第三節  元大都周邊的官勛墓葬
  第四節  河北地區的平民墓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大區域與小傳統:中原地區的蒙元墓葬
  第一節  晉中地區:舊傳統的繼承與規範
  第二節  冀南豫北:漸趨淡化的「門與窗」
  第三節  晉東南地區:雙核模式的並行
  第四節  晉南地區:家族叢葬的「樂安之堂」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守故與立新:以山東為中心的蒙元墓葬
  第一節  以濟南為中心的單室仿木構磚石室墓
  第二節  膠東地區的石塔墓
  第三節  「槨式」墓的類型與文化來源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稽古與達變:洛水-渭水流域的蒙元墓葬
  第一節  地域特徵與期段變化
  第二節  仿古明器中的政治與文化
  第三節  洛渭地區蒙元墓的所屬人群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物象與空間:墓室空間的場景營造與功能探討
  第一節  物與像:壁面裝飾與隨葬品共同營造的墓室空間
  第二節  葬與祭:收柩與祭奉並存的空間功用
  第三節  生與死:墓室營造中的陰陽互動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