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官制史(上下)

  • 作者:柏樺|責編:張洋洋
  • 出版社:萬卷
  • ISBN:9787547054970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02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官制史就其內容而言,包括國家行政制度,職官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府的設置、調整、興革,文武官員的選拔任用、考核獎懲、司法監察、等級待遇,還有大小官吏的職、權、責、利的劃分與運用,各個時期的國家體制及行政、立法等各種典章制度的形成和實際運作情況,以及制度興革演變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影響等均涵蓋其中,堪稱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淵藪。
    本書沉潛史料,視野宏闊,由歷史學家柏樺縱論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運行機制。

作者介紹
柏樺|責編:張洋洋
    柏樺,北京市人,1953年生。法學碩士、歷史學博士(中國)、文學博士(日本),南開大學法學院及周恩來政府學院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法律制度史。出版《明代州縣政治體制研究》《明清州縣官群體》《中國政治制度史(第三版)》《中國古代刑罰政治觀》《柏樺講明清奇案》《柏樺講明清妙判》等20部專著,發表論文百余篇。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中國歷代官制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原始社會出現的官制萌芽
    一、三皇五帝
    二、原始社會氏族組織
    三、從習慣到制度的轉變過程
  第二節  中國古代官制的發展歷程
    一、早期國家的官制
    二、爭霸時期的官制
    三、皇權專制制度下的官制
  第三節  中國近代的官制
    一、中西制度的碰撞和抗爭
    二、清末新政與官制變革
    三、清末制度變革的啟示
第二章  王權和皇權制度
  第一節  王權制度
    一、王權制度的形成過程
    二、王權的體現形式
    三、對王權的制約
  第二節  霸主和集權制度
    一、霸主的出現與權力體現形式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君權體現形式
  第三節  皇帝制度
    一、王朝的最高首腦——皇帝
    二、皇帝的名位制度
    三、皇帝許可權與行使
    四、皇帝制度的特點
  第四節  王位與皇位繼承
    一、王位繼承
    二、皇位繼承
    三、選立繼承人的標準
    四、君位繼承的保護和防範措施
  第五節  宗室制度
    一、宗室分封——君主專制的痼疾
    二、宗室分封與管理
    三、宗室制度與君主專制
  第六節  後宮制度與外戚政治
    一、后妃制度
    二、女官制度
    三、后妃專權與外戚政治
  第七節  宮省制度與宦官政治
    一、宮省制度
    二、宦官組織的形成和發展
    三、宦官專權的政治局面
  第八節  君主專制向君主立憲的轉變
    一、咨議局和資政院
    二、《欽定憲法大綱》
    三、《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
第三章  中樞輔政機構
  第一節  貴族輔政制

    一、夏商周三代的貴族輔政制
    二、秦漢以後早期國家的貴族輔政制
  第二節  秦漢以後的輔政制
    一、宰相開府輔政
    二、宰相參議輔政
    三、宰相奉命擬旨輔政
    四、清末的責任內閣
  第三節  輔政制度的發展規律及其特點
    一、圍繞君權而變化
    二、君權與輔政權的矛盾
    三、社會發展與各種政治勢力
    四、統治集團自我調整
第四章  中央政務機構
  第一節  先秦中央政務機構
    一、早期國家中央政務體制
    二、兩寮六大到文武分職
  第二節  秦以後中央政務機構
    一、三公九卿與中朝官尚書政務體制
    二、公省監台卿衛政務體制
    三、以三省六部為核心的政務體制
    四、以一省製為中心的政務體制
    五、以六部為主體的政務體制
  第三節  變通與變革中央政務體制
    一、以《周禮》為本的政務體制
    二、諸使差遣負責制的政務結構
    三、「因俗而治」的政務結構
    四、晚清中央政務體制
  第四節  中央政務運行機制
    一、相府與諸卿政務系列
    二、相府、尚書諸曹與諸卿政務系列
    三、六部與寺監政務系列
    四、部院寺監府政務系列
    五、中央政務體制的發展規律及特點
第五章  地方行政機構
  第一節  歷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區
    一、歷代疆土
    二、行政區的名稱
  第二節  地方行政機構
    一、先秦地方行政機構
    二、秦以後的地方行政機構
  第三節  特別行政區與基層組織
    一、京師行政機構
    二、屯田與軍政合一制度
    三、基層行政組織
  第四節  少數民族地區行政機構
    一、西域都護和民族校尉
    二、羈縻府州和都護府
    三、土官制度與改土歸流
    四、蒙藏地區的特別管轄
  第五節  行政輔助人員

    一、胥吏制度
    二、幕僚與幕友
    三、家人與官親
第六章  司法審判制度
  第一節  司法行政機構
    一、中央司法行政
    二、地方司法行政
    三、司法行政運行機制及特點
  第二節  訴訟與審判
    一、訴訟制度
    二、拘捕與證據
    三、審判與執行
第七章  監察制度
  第一節  監察行政
    一、拾遺補闕的諫諍體制
    二、監督彈劾的監察行政體制
    三、各級官府部門的監察行政
  第二節  監察的職能
    一、對上的諫諍
    二、對下的監督彈劾
    三、對左右的牽制監督
  第三節  監察的主要方法
    一、檢核簿冊法
    二、舉劾案章法
    三、連坐告密法
    四、遣吏巡行法
    五、牽制監督法
    六、密察偵緝法
    七、密奏傳呈法
  第四節  監察制度的特點及其利弊
    一、職能完善而局限明顯
    二、注重素質而難除腐敗
    三、多種途徑而融入黨爭
第八章  軍事制度
  第一節  兵役制度
    一、郡縣兵役制
    二、謫罪兵役制
    三、招募兵役制
    四、世襲兵役制
    五、發奴為兵制
    六、民壯兵役制
  第二節  軍事編製與兵種配製
    一、軍事編製
    二、兵種配置
    三、軍事裝備與製造
  第三節  軍事管理制度
    一、軍事領導與指揮
    二、軍事後勤供應
    三、軍事刑罰制度
第九章  財政經濟機構

  第一節  財政管理機構
    一、中央財政機構
    二、地方財政機構
  第二節  經濟管理機構
    一、先秦國家的經濟管理
    二、秦以後的經濟管理
  第三節  財政收支制度
    一、賦稅制度
    二、徭役制度
    三、土貢制度
    四、財政的收支與管理
第十章  科技文教衛生等機構
  第一節  科學技術機構
    一、天文歷象機構
    二、技術生產機構
    三、圖書管理和研究機構
  第二節  文教衛生機構與學校
    一、文化教育機構
    二、醫藥衛生機構
    三、學校教育
第十一章  文書璽印符節制度
  第一節  文書制度
    一、詔敕與奏章
    二、國家機關之間的公文
    三、文書管理
  第二節  璽印製度
    一、皇帝璽寶
    二、官員印信
    三、璽印的管理
  第三節  符節制度
    一、調動符節
    二、郵傳符節
    三、身份符節
    四、專使符節
第十二章  職官管理制度
  第一節  官吏選拔制度
    一、薦舉制度
    二、科舉制度
    三、征辟制度
    四、蔭襲制度
    五、其他入仕途徑
    六、官吏選拔制度的特點
  第二節  任用制度
    一、任用種類
    二、任用方法
    三、任用限制
  第三節  考課制度
    一、考課期限
    二、考課內容和標準
    三、考課行政

  第四節  獎懲制度
    一、懲處規制
    二、獎勵規制
    三、歷代獎懲制度的特點
  第五節  等級和俸祿制度
    一、等級制度
    二、章服乘輿制度
    三、俸祿制度
附錄
  第六節  休假退休和撫恤制度
    一、休假制度
    二、退休制度
    三、撫恤制度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