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導論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代文學的思想和文化資源不能解決中國文學現代化的問題
一、傳統文學所反映的倫理文化傳統不能滿足現代性啟蒙的根本需求
二、傳統文學的功能、文類與表現形式不能夠滿足現代性啟蒙宣傳的需要
三、傳統文學缺乏啟蒙宣傳所需的人物類型、題材與主題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清末民初會出現歐美文學譯介的熱潮
一、印刷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知識分子的近代轉型
二、政治輿論話語的營造與「舍舊謀新」的譯介
三、文學公共領域的形成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小說觀念的變革與新小說翻譯、仿寫成為清末民初的顯性現象
一、伏筆:明代中葉以來小說市場的繁榮
二、契機:清末民初小說觀念從「開化」到「啟蒙」的演進
三、動力:歐美小說翻譯的熱潮
四、內需:道統崩潰時代對現代文明的追慕與想象
第四個問題:為什麼歐美通俗小說率先進入清末民初的文壇
一、清末民初小說市場中的文化下移
二、傳媒市場與市民階層讀者的共生關係
三、清末民初對「小說」的通俗化讀解
第五個問題:梁啟超對當時歐美文學譯介有哪些重要推動作用
一、論證與規劃了清末外國文學中國化的方向
二、建設與發展了清末民初文學的理論
三、梁啟超對歐美文學譯介的貢獻與歷史局限
第六個問題:如何看待林紓及其作品地位的歷史逆轉
一、林譯的歷史業績及其對歐美文學的理解
二、重新審視五四時期林紓的「落伍」
第七個問題:如何理解清末民初文學譯介中的「啟蒙」觀念
一、改造國民性的啟蒙基調
二、啟蒙中的科學與法理
三、啟蒙中的個體與倫理
四、義理與因果的混淆
第八個問題:清末文學譯介是如何展開新民倫理想象的
一、德的秩序與力的秩序
二、譯介中的倫理結現象
三、合乎力本的群治
第九個問題:清末文學譯介和引進出現了哪些問題與不足
一、清末民初「豪傑譯」的風氣與成因
二、「歸化」與再創作意識的得失
三、工具/審美:小說詩學的進步與局限
第十個問題:如何看待清末民初文學譯介中語言變革與文學革命的關係
一、言文一致問題的提出
二、晚清文學翻譯與創作語言運用的困境與革新
三、語言與文學發展的歷史趨勢
第十一個問題:如何評價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譯實踐
一、文學性質的理解:從「治化之助」到「學以益智,文以移情」
二、周氏兄弟譯介的理路:「托尼學說,魏晉文章」
三、「改良思想,補助文明」:《域外小說集》之後的價值
第十二個問題:如何評價《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前期譯介的業績
一、《新青年》的文學革命理路
二、《新青年》翻譯業績與「易卜生號」的出現
三、文學革命的實績:「人的文學」與《歐洲文學史》
四、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的初步規範
第十三個問題:清末民初文學譯介根本目的聚焦在哪些重大問題上
一、政治小說與立憲主張
二、虛無黨小說與無政府主義
三、新文化運動與寫實主義、文體革命
第十四個問題:如何重新審視清末民初文學(譯介)與啟蒙、革命之關係
一、法國大革命與中國革命道路的抉擇
二、法國的盧梭與清末民初啟蒙運動基調的形成
三、法國與中國的文學政治問題
四、解構與建構:啟蒙的局限與文學的立場
結語
參考文獻
本卷外國人名索引
本卷中國人名索引
本卷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