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語義解釋的生成詞庫理論及其運用/語言學核心話題系列叢書/外語學科核心話題前沿研究文庫

  • 作者:李強//袁毓林|責編:段長城
  • 出版社:外語教研
  • ISBN:9787521322262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1
人民幣:RMB 92.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生成詞庫理論已逐漸發展為一種主流且頗具影響力的語義學理論。從理論思考到實踐應用,本書多維度地展示了該理論的研究進展。
    全書共九章。第一章闡明語義解釋過程中的兩種主要路徑以及由此生髮的詞義和句義互動的幾種解釋理論。第二章探討句法語義研究中「動詞中心」思想的不足以及引入名詞視角的必要性。第三至五章依次論述生成詞庫理論的創立背景、體系結構及其認識論、方法論特點,以及研究中的爭議。第六至八章聚焦該理論在漢語的本體探索和實踐應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九章展望了該理論的未來發展趨勢。
    本書兼具學術性、前沿性和引領性,對語言學研究者、漢外語言對比研究者和從事語言研究工作的高校教師及碩博研究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李強//袁毓林|責編:段長城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詞義浮現與句子的語義解釋
  1.1  詞義與句義的互饋關係
    1.1.1  構式語法理論
    1.1.2  構式語法理論的不足
    1.1.3  詞義和句義的互動
  1.2  語義解釋的還原論與整體論
    1.2.1  還原主義與整體主義的對立
    1.2.2  語義解釋中的還原主義路徑
    1.2.3  語義解釋中的整體主義路徑
  1.3  句法和語義解釋的動詞中心論
    1.3.1  配價語法和依存語法
    1.3.2  格語法理論和框架語義學
    1.3.3  論元結構理論
    1.3.4  概念結構理論
第二章  語法研究呼喚結構化的名詞語義描述
  2.1  漢語語法研究的「動詞中心」思想
  2.2  動詞中心論的缺陷和漢語有關名詞的句法語義現象
    2.2.1  動詞意義設立的隨意性
    2.2.2  有價名詞的概念結構和語義約束
    2.2.3  中動句各組構成分之間的語義聯繫
    2.2.4  話題結構的語義聯繫
    2.2.5  供用句的形成機制和語義解讀
  2.3  漢語名詞詞義研究概觀
    2.3.1  漢語名詞的配價研究
    2.3.2  漢語名詞的語義特徵研究
第三章  生成詞庫理論的創立動因和哲學背景
  3.1  名詞的語義描述與生成詞庫理論的創立
    3.1.1  結構主義語義學對名詞詞義的描述
    3.1.2  生成主義語義學對名詞詞義的描述
    3.1.3  概念語義學對名詞詞義的描述
    3.1.4  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對名詞詞義的描述
    3.1.5  生成詞庫理論的創立
  3.2  物性結構的哲學淵源
    3.2.1  關於世界本原的探討
    3.2.2  「四因說」的內涵
  3.21  3「四因說」的價值和意義
  3.3  物性結構與經驗主義認知觀的溝通與融合
    3.3.1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源頭
    3.3.2  語言研究中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對立
    3.3.3  語言研究中的體驗性
    3.3.4  物性結構與經驗主義的聯結
第四章  生成詞庫理論的體系結構與認識論、方法論特點
  4.1  生成詞庫理論的基本內容
    4.1.1  對幾種現象的觀察
    4.1.2  生成詞庫理論的理論目標
    4.1.3  辭彙語義知識
    4.1.4  語義類型
  4.2  生成詞庫理論的認識論特點

    4.2.1  從百科知識到語言知識
    4.2.2  生成詞庫理論的認知性
  4.3  生成詞庫理論的方法論特點
    4.3.1  句義的不完整性
    4.3.2  語義組合機制
  4.4  語義組合中的強迫現象
    4.4.1  對動賓結構句法語義錯配現象的解釋
    4.4.2  生成詞庫的解釋方案
    4.4.3  其他語言中的強迫現象
  4.5  語義組合和理解的實證研究
    4.5.1  語義強迫現象的理解耗時性研究
    4.5.2  邏輯轉喻形式的語義解讀影響因素研究
    4.5.3  加工語義強迫形式的大腦活動區域
第五章  生成詞庫理論研究中的問題和爭議
  5.1  詞義的生成性特徵
    5.1.1  對比性多義和補充性多義
    5.1.2  對詞義生成性特徵的質疑
  5.2  事件強迫的語義置換
    5.2.1  語義強迫現象中的類型轉換
    5.2.2  Godard&Jayez(1993)的觀點
    5.2.3  Copestake&Briscoe(1992,1995)的觀點
    5.2.4  宋作艷(2015)的觀點
  5.3  強迫現象語義解釋的生成過度問題
    5.3.1  邏輯轉喻的半能產性和語義生成過度問題
    5.3.2  Godard&Jayez(1993)的分析
    5.3.3  Pustejovsky&Bouillon(1995)的分析
    5.3.4  Verspoor(1997)的分析
  5.4  強迫現象語義解釋的生成不足問題
    5.4.1  Briscoe et al.(1990)的分析
    5.4.2  Lascarides&Copestake(1998)的分析
    5.4.3  Lapata&Lascarides(2003)的分析
    5.4.4  Lapata et al.(2003)的分析
第六章  生成詞庫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6.1  生成詞庫理論的介紹和引進
  6.2  漢語名詞物性結構體系的建構
    6.2.1  漢語辭彙知識資源建設的初步嘗試
    6.2.2  漢語名詞物性結構體系的建構思路和方法
    6.2.3  漢語名詞物性詞典的編纂原則和方法
第七章  生成詞庫理論在漢語研究中的運用
  7.1  漢語中的語義強迫
    7.1.1  非事件強迫
    7.1.2  事件強迫
  7.2  複合名詞的語義構造
    7.2.1  從物性角色對比不同語言中複合名詞的語義構造方式
    7.2.2  從物性角色看壯侗語複合名詞的詞義理據
    7.2.3  從物性角色看漢語複合名詞的語義構造
    7.2.4  從物性角色看「顏色語素+名物語素」複合詞的釋義模式
    7.2.5  從構式強迫看漢語複合名詞的語義調節
  7.3  隱喻義的動態浮現與識解
    7.3.1  Moravcsik(2001)的解釋框架理論分析模型

    7.3.2  隱喻式複合名詞的物性結構描寫模型
    7.3.3  概念整合和物性結構相糅合的分析模型
  7.4  轉喻義的動態浮現與識解
    7.4.1  名詞動用與事件強迫
    7.4.2  動賓結構中賓語名詞的語義轉喻
第八章  生成詞庫理論與語義計算及其技術應用
  8.1  生成詞庫理論與詞典編纂
    8.1.1  物性結構應用於詞典編纂
    8.1.2  辭彙群的釋義系統與模式優化
    8.1.3  名詞詞典義項的分立
  8.2  生成詞庫理論與詞義辨析
    8.2.1  基於生成詞庫理論的漢語同素詞辨析
    8.2.2  基於物性角色的同義名詞辨析
  8.3  生成詞庫理論與名名組合的自動釋義
    8.3.1  名名組合的語料和處理方法
    8.3.2  名名組合的語義模式分析和相應釋義模板庫的建立
    8.3.3  名詞知識庫和名名搭配資料庫的建立
    8.3.4  名名組合自動釋義程序的設計和實現
  8.4  生成詞庫理論與語義知識庫的構造和挖掘
    8.4.1  什麼是「網球問題」?
    8.4.2  為什麼WordNet無法解決「網球問題」?
    8.4.3  為什麼VerbNet無法解決「網球問題」?
    8.4.4  為什麼FrameNet無法解決「網球問題」?
    8.4.5  為什麼ConceptNet無法解決「網球問題」?
    8.4.6  為什麼物性結構知識可以解決「網球問題」?
  8.5  生成詞庫理論與辭彙本體知識資源構建
    8.5.1  本體知識資源SIMPLE
    8.5.2  本體知識資源BSO
  8.6  生成詞庫理論與自然文本的語義信息標注
    8.6.1  語義信息標注
    8.6.2  GLML語義信息標注方法
第九章  生成詞庫理論的發展趨勢與未來議題
參考文獻
推薦文獻
附錄:《生成詞庫理論研究進展》述評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