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好望角系列(環太平洋風雲錄共3冊)(精)

  • 作者:(美)愛德華·巴普蒂斯特//(日)加藤陽子//(印度)蘇尼爾·阿姆瑞斯|責編:吳玲霞|譯者:陳志傑//堯嘉寧//章霖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ISBN:9787213091209
  • 出版日期:2019/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352
人民幣:RMB 26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直到二戰戰敗,日本人緣何一次次走向戰爭?
    上至世界頂尖優秀的人才,下至日本的平民姓,為何認定「唯有戰爭才是出路」?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通過層層推進的多維分析,深入淺出地探究了當時日本為政者和國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勢、為何每一次都最終選擇了戰爭。在這本被稱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歷史是如何推進的、戰爭是如何發生的等一系列問題,幫助讀者從更多元的視角理解日本近代幾次改變國運的戰爭。
    加藤陽子向讀者呈現的是一個世界交互相連的動態畫面,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日本的「內部決策」,從而在一個更高的維度重新審視日本過去的位置。她很少簡單地提出結論,而是不斷地指引通往結論之門的方向,讀者必能從中感受到歷史學的趣味和吸引力。
    
    孟加拉灣曾經是全球化歷史的核心,數個世紀以來,這裡一直是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海上高速公路,後來又成為歐洲帝國的戰場,這一切都是季風和人類遷徙的結果。19世紀,在資本力量和蒸汽動力的推動下,帝國重塑了海灣的面貌,以尋求咖啡、大米和橡膠等商品。數以百萬計的印度移民或被債務束縛,或被乾旱刺激,滿懷希望地橫渡海灣討生活。新加坡、檳榔嶼等蓬勃發展的港口城市,成為那個時代多元的社會。然而,到20世紀30年代,經濟、政治和環境壓力開始侵蝕海灣數個世紀以來形成的互聯格局。今天,不斷上升的海平面使孟加拉灣的海岸更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同時,其地理位置也使其成為各國競爭亞洲未來的中心。
    《橫渡孟加拉灣》是一個關於經濟整合和移民遷徙的大型故事,也是一部文化接觸和融合的歷史。蘇尼爾阿姆瑞斯首次將該區域放在世界歷史的中心,整合人類和環境的歷史,挖掘大量史料,以優美的文筆、抒情的柔情和細緻的關注,全景再現了南亞、東南亞波瀾壯闊的時代故事,展現了人類在塑造海洋環境方面的力量和局限。他對該區域歷史的生動回顧和令人信服的分析,為理解和應對亞洲乃至全球未來面臨的諸多挑戰,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見解。
    
    《被掩蓋的原罪:奴隸制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  
    長久以來,美國人傾向於將奴隸制視為一種前現代制度,屬於這個國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閡,割裂了奴隸制與美國後來成功的聯繫,這種看法對於數百萬慘遭束縛的奴隸而言無疑是一種傷害。
    歷史學家愛德華·巴普蒂斯特告訴讀者這樣一個事實:在美國獨立后的80年裡,奴隸制的擴張推動了美國的發展和現代化。短短幾十年,南方從沿海狹長地帶的破舊煙草種植園,成長為橫貫大陸的一個棉花帝國,為美國發展成為一個現代的資本主義工業經濟體,打下了重要基礎。巴普蒂斯特認為,內戰以前,美國經濟上最大的創新是想盡辦法通過奴隸制賺更多的錢。奴隸主通過強制遷移和嚴酷刑罰,強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國人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進而從他們身上壓榨出巨額利潤,這才使得美國能夠牢牢掌握工業革命的關鍵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場,最終成為一個擁有全球影響力的富裕國家。
    巴普蒂斯特結合奴隸的口述、種植園的相關記錄,以及報紙、政客、企業家、逃亡奴隸的有關陳述,對美國歷史作了全新而又大膽的解讀。他讓讀者認識到美國霸權深處的暴力,以及終結了奴隸制的生存慾望和反抗,而正是後者,創造了支撐美國最深層次自由夢想的文化。
    

作者介紹
(美)愛德華·巴普蒂斯特//(日)加藤陽子//(印度)蘇尼爾·阿姆瑞斯|責編:吳玲霞|譯者:陳志傑//堯嘉寧//章霖

目錄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序言
序章 思考日本近現代史
  一 從戰爭的視角審視近代
    「9?11」恐怖襲擊的含義/ 歷史只是死記硬背嗎?
  二 民有、民治、民享
    南北戰爭之時/《日本國憲法》的由來
  三 戰爭與社會契約
    為了動員人民的力量/改變敵國的憲法/日本憲法的根本宗旨是什麼?
  四「為何和平只維持了20年?」
    「怪人」卡爾老師/寫在大戰爆發前的書/ 錯在聯盟/從特殊到一般/歷史影響現在的例子
  五 歷史的誤用
    出類拔萃的精英們錯了嗎?/ 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戰爭無法停止的理由
第二章 甲午戰爭:「侵略與被侵略」以外的視角
  一 對列強來說重要的是什麼?
    日本與中國相互競爭的故事/什麼制度支撐著貿易/作為安全保障的華夷秩序
  二 甲午戰爭之前
    中國的變化/山縣有朋的警誡/福澤先生登場/施泰因先生登場
  三 民權論者如何看待世界
    重要的是國家獨立/國會的意義是什麼?/ 「毫無氣力的奴隸本性!」/為了對抗藩閥政治/我們提供了戰爭經費
  四 甲午戰爭為何爆發
    強勢的外務大臣/清朝的反駁/甲午戰爭的情勢/發生普選運動的原因
第二章 日俄戰爭:問題在於選朝鮮還是選滿洲
  一 甲午戰爭之後
    戰爭的「效用」/什麼是新型戰爭/ 「二十億錢款和二十生靈」/施泰因的預言恐成現實
  二 英日同盟與清朝的變化
    俄國的滿洲政策與清朝的變化/慎重開戰論/通過俄國史料可以了解什麼?
  三 不得不開戰的理由
    日俄交涉的分歧/不為韓國問題而戰
  四 日俄戰爭帶來的影響
    日本與美國的共同步調/清朝在戰場上的協助/ 戰爭改變了什麼?
第三章 次世界大戰:日本所受的主觀挫折
  一 擁有殖民地的時代,失去殖民地的時代
    世界面臨總體戰/ 日本一貫追求的目標/ 日美戰爭的恐慌/西太平洋島嶼/山東半島的戰略意義
  二 為什麼會出現「國家改造論」
    不改變將/ 將來的戰爭/ 危機感的三個來源
  三 開戰前與英美的交涉
    加藤高明與愛德華?格雷/ 英國害怕的事/美國的備忘錄
  四 在巴黎和會上被批判的日本
    松岡洋右的信/近衛文?的憤慨/「三一」獨立運動/
  五 與會者的側面與日本所受的創傷
    空前的的外交戰/青年凱恩斯/「者」勞合?喬治/抨擊的口實
第四章 「九一八」事變與中日戰爭:日本切腹、中國介錯論
  一 當時人們的意識
    計劃好的作戰和「偶發」的事件/「九一八」事變與東大學生的感受/不是戰爭而是「革命」
  二 「九一八」事變為何發生
    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條約的灰色地帶/陸軍、外務省與商社/大多與國家有關
  三 計劃事件的主體
    石原莞爾的終戰爭論/錯位的意圖/獨斷專行與事後追認/蔣介石的選擇/李頓調查團及其報告/吉野作造的感嘆
  四 退出聯盟

    帝國會議中強硬論的側面/松岡洋右的感嘆/所有聯盟會員國的敵人
  五 邁向戰爭時代
    被陸軍口號迷惑的國民/總結德國失敗的原因/黯淡的覺悟/汪兆銘的選擇
第五章 太平洋戰爭:說不出死者陣亡地的國家
  一 關於太平洋戰爭的各種看法
    「歷史是創造出來的」/天皇的擔憂/ 數字魔術
  二 戰爭擴大的理由
    激烈的淞滬會戰/南進的主觀原因/中國的要求/丘吉爾的牢騷/七月二日御前會議決定的幕後
  三 為何寄希望于首戰大捷
    特別會計/以突襲先發制人/珍珠港為何毫無防備?/只能速戰速決嗎?/ 日本沒資格打仗
  四 戰爭的種種面目
    必死的戰鬥/日本人仍然相信會勝利嗎?/ 說不出死者陣亡地的國家/滿洲的記憶/俘虜的待遇/如何看待那場戰爭
後記
謝詞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橫渡孟加拉灣:自然的暴怒和移民的財富》
中譯本序
前 言 歷史上的孟加拉灣 
章 孟加拉灣的生活 
第二章 遼闊海洋的商業中心 
第三章 波濤暗涌的旅程,不可侵犯的地理 
第四章 人的運輸 
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 
第六章 橫渡的中斷 
第七章 追求公民身份 
第八章 海平面的上升
后 記 橫渡孟加拉灣
謝 辭 
名詞解釋
名詞縮寫對照 
文獻與特藏 
注 釋 
索 引

《被掩蓋的原罪:奴隸制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  
導言 心 1937
第1章 足 1783—1810
第2章 頭 1791—1815
第3章 右手 1815—1819
第4章 左手 1805—1861
第5章 舌頭 1819—1824
第6章 呼吸 1824—1835
第7章 種子 1829—1837
第8章 血 1836—1844
第9章 背部 1839—1850
第10章 手臂 1850—1861
第11章 屍體 1861—1937
後記

致謝
註釋
原書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