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世界詮釋與教化

  • 作者:鮑永玲|責編:董漢玲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20519
  • 出版日期:2020/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對「世界」概念的重新定位和周密闡釋,對任何取向遠大的思想體系的內在建構都具有根本的奠基作用。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更有很多源遠流長的關鍵概念如同滿帶刻痕的河道,深刻而直接地塑造了古代中西方的社會、文化、思想和宗教地貌。而通過15世紀以來的中西文化交流,這些關鍵概念又極大地影響了近代世界整體的文化景觀,鋪陳下現代化世界里潛在的問題與悖論。
    本書的追索之旅從千年流變的「世界」概念的詮釋開始,對漢語哲學史開端的「心」「物」「德」「經典」概念以及相關喻象做了深入的詮釋,還對西方源遠流長的經典詮釋和教化傳統作了系統的梳理分析。

作者介紹
鮑永玲|責編:董漢玲
    鮑永玲,安徽黃山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和洪堡大學博士后.中國CSC留學基金訪問學者,德國DAAD基金訪問學者,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歐洲思想史、詮釋學和政治哲學。著有《「種子」與「靈光」:王陽明心學喻象體系通論》(2012年)、《德國早期教化觀念史研究》(2018年)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博士后國際學術交流計劃派出項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等十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譯文七十余篇。

目錄
上篇  世界
第一章  「世界」概念的緣起
第二章  「世界」概念的詮釋: 早期佛教與玄學合流之情勢
  第一節  loka的源始涵義
  第二節  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教宇宙觀
  第三節  大道而察:佛玄合流的世界圖景
第三章  天下—世界:從概念變遷看近代東亞世界圖景之變更
  第一節  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天下」圖景
  第二節  漢傳佛教「多元多重」的「世界」圖景
  第三節  「世界」還是「天下」:近代東亞世界圖景之變更
第四章  共在、同居和世界
中篇  詮釋
第五章  「傾聽哲學」與「觀的哲學」:兩種不同的詮釋學取向
第六章  水道與經典:儒家經典詮釋場域的形成及其核心特質
  第一節  「哲學的突破」與儒家經典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  「貫通水道」:儒家經典詮釋與註疏理念的形成
第七章  開放而收斂的水域:儒家經典詮釋的隱喻
  第一節  儒家經典詮釋理念的形成
  第二節  開放而收斂的水域:儒家經典詮釋場域的特性
  第三節  經典詮釋與思想創造
第八章  「物」的多重面相
  第一節  「物」之三訓
  第二節  生生物化
  第三節  「物」之成、序、位、格
  第四節  與物同體
第九章  「直心為德」及其意象考釋
第十章  種「德」者必養其「心」
  第一節  **明經典詮釋思想的價值維度
  第二節  「種德養心」和「下學上達」:**明的經典詮釋觀
  第三節  朱王經典詮釋思想之異同
第十一章  孟庄「心」學殊異考
  第一節  孟子論心:「谷」之實達
  第二節  莊子論心:「鏡」之虛靈
  第三節  聖人之異:「養心」和「游心」
  第四節  「心」之正負功夫
下篇  教化
第十二章  馴養、教化和自然
  第一節  musar:馴養與訓育
  第二節  παιδεiα:轉化與教化
  第三節  ?wσι?:生長與技藝
第十三章  成形與教化:愛克哈特論「神人合一」
  第一節  永恆沸騰的靈魂火花
  第二節  流溢回返的教化循環
  第三節  神人合一的純化之路
第十四章  「內在形式」:沙夫茨伯里的新自然神論
  第一節  內在形式和活的自然
  第二節  情感教化和紳士理想
  第三節  神聖秩序與和諧宇宙
第十五章  情感與教化: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學與審美話語辨析
  第一節  自然和教化

  第二節  道德和情感
  第三節  審美和秩序
第十六章  沙夫茨伯里對德國教化觀念的影響
  第一節  「內在形式」:從柏拉圖到沙夫茨伯里
  第二節  「內在教化」:從萊布尼茨到厄廷格爾
  第三節  「普遍的人」:德國古典教化觀念的核心
第十七章  內在之路:從神的肖像到自我教化
  第一節  教化觀念的源起
  第二節  德意志運動與教化觀念的普遍化
  第三節  自我教化:德意志運動的內在精神之路
附錄:被捲入難民危機里的「康德」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