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批判的文學史(現代性與形式自覺)(精)

  • 作者:張旭東|責編:張婧易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67308
  • 出版日期:2020/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87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彙集張旭東教授多年來文化批評的論述,以現當代中國文學創作和批評實踐為主,從重返「五四」開始,以當代視角與比較視域對魯迅、老舍等現代文學名家名作進行深入探討,對當代中國文化意識史進行梳理和闡發,揭示其文化政治和政治哲學的理論蘊含,又以自身的軌跡勾勒出當代中國文化意識的時代性變化和發展。作者致力於現當代西方文學批評和文化理論的譯介;90年代赴美求學,力圖在批評理論、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現代主義和現代性批判、后現代主義和全球化理論的世界語境里分析和研究現當代中國的社會文化現象;進入21世紀之後,繼續深入東西方理論語境和文化現場,對文化政治、文化認同等一系列重大議題展開理論思考。

作者介紹
張旭東|責編:張婧易
    張旭東,紐約大學(NYU)比較文學系、東亞研究系教授,中國中心主任。國內兼職包括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國際批評理論中心(ICCT—PKU)主任;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春秋戰略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等。主要中文著作包括《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作為精神史的八十年代》、《全球化與文化政治——九十年代的中國與二十世紀的終結》、《我們時代的寫作》(與莫言合著)、《對話啟蒙時代》(與王安憶合著)、《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歷史批判》、《紐約書簡》、《批評的蹤跡》等。

目錄
序:文學認識「統一場」理論及其實踐芻議
第一輯  語言與價值:反思文學革命
  啟蒙主義「倫理自覺」與當代中國文化政治——反思《新青年》早期論述中的文化與國家概念
  「五四」新文化的深層結構性轉換:再論白話革命的歷史意義
  中國現代主義起源的「名」「言」之辨:重讀《阿Q正傳》
  新文化的激進闡釋學與傳統的再發明:重讀《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第二輯  新文學的自我與形式自覺
  雜文的自覺——魯迅「過渡期」寫作的現代性與語言政治
  「小品文」與社會個體性的建構:論周作人30年代寫作的審美政治
  作為現代寓言和政治哲學的《駱駝祥子》
  附錄:重讀魯迅與中國文學批評的反思——在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演講
第三輯  當代性與文學史寫作
  「革命機器」與「普遍的啟蒙」——《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歷史語境與政治哲學內涵再思考
  當代性與文學史
  文藝文化思想領域40年回顧(1979—2019)
  附錄:政治為文藝確立主體——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7周年答《中國社會科學院報》
第四輯  當代文學里的城市與自然史
  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小文學」與現代性神話的消解
  「啟蒙」的精神現象學:談談王安憶《啟蒙時代》里的虛無與實在
  「妖精現實主義」:莫言《酒國》的敘事結構與自然史寓言
  如果上海開口說話——《繁花》與現代性經驗的敘事增補
  附錄:語言、詩歌與時代——關於當代中國文學的創造力的對談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