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精)/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史叢書

  • 作者:周瓚|責編:張潛|總主編:張江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70936
  • 出版日期:2020/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82
人民幣:RMB 12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當代中國詩歌70年的歷史進程,如果以價值建構和史實面貌特徵為標準,應劃分為「社會主義時期」(1949—1976)、「社會主義調整期」(1977—1991)和「后社會主義時期」(1992——2019)三個階段。它們有前後傳承的歷史關聯,也表現出文學自身的獨特性。傳統的詩歌批評史通常採用「以史帶論」的史學觀和分析模式,這種模式當然有歷史感和說服力,但也容易抑制小說批評史的獨特性,尤其容易忽視批評的主體性和極其生動豐富的細節。
    本書把當代詩歌批評史從「大曆史」中凸現出來,把理論思考和敘述的全部分量壓在它上面。通過對各個時期的不同的詩歌實踐的分別敘述和分析,深入探討了中國當代70年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作者介紹
周瓚|責編:張潛|總主編:張江
    周瓚,詩人、學者、譯者、戲劇工作者。1999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1998年,與詩人翟永明等創辦女性詩歌民刊《翼》,2007年參加北京帳篷戲劇小組,為北京流火帳篷劇社核心成員。2008年,與導演曹克非創辦「瓢蟲劇社」。出版有詩集《鬆開》、《寫在薛濤箋上》,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詩集《吃火》,尼娜·卡香詩集《葬禮上的啦啦隊長》,學術著作《透過詩歌寫作的潛望鏡》、《掙脫沉默之後》等。現居北京。

目錄
導論  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概論
  第一節  當代詩歌批評的「界定」
  第二節  當代詩歌批評與寫作的共生性
  第三節  當代詩歌批評的歷史階段
  第四節  體例及評述方式說明
第一章  破與立:20世紀50-60年代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  新、舊文藝隊伍劃分與批評主體分化
  第二節  新詩形式問題、傳統問題的討論
  第三節  新民歌運動和新詩發展道路問題論爭
  第四節  詩歌批評演變為文藝批判
  第五節  對詩人們的「批判」
第二章  均質化的極致與「潛在寫作」的反撥:20世紀
  60-70年代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  滑向批評凋敝的年代
  第二節   激進的詩歌實驗與「上綱上線」的批評
  第三節   毛澤東詩詞的傳播和闡釋
  第四節  「潛在寫作」與民間傳播
  第五節  天安門詩歌運動及其評價
第三章  立體、多元的「新時期」:20世紀80年代的
  詩歌批評
  第一節   批評空間的拓展與批評功能的修復
  第二節  「朦朧詩」論爭中的批評話語轉向
  第三節  「第三代」詩歌群體展示與反思
  第四節  在討論、論爭中深化詩歌的諸問題
第四章  詩歌「邊緣化」及社會文化「轉型」:20世紀
  90年代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  「轉型」:詩歌批評話語的空間分化
  第二節  文化批評中的「詩人之死」與詩歌「邊緣化」
  第三節  批評的維度及反思的限度
  ——以「女性詩歌」和「先鋒詩歌」批評為例
  第四節  民間寫作與知識分子寫作論爭
  第五節  詩人批評與學院批評現象
第五章  豐富與匱乏:21世紀以來的詩歌批評
  第一節  互聯網時代:詩歌寫作與批評空間的遷移
  第二節  詩歌「寫作倫理」批評話語
  第三節  詩人代際劃分及其批評實踐
  第四節  詩歌細讀批評的深化與總體批評的困境
結語  批評「批評家」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