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明互鑒境域中的夏威夷儒學(安樂哲教授訪談錄)

  • 作者:安樂哲//李文娟|責編:孫萍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72794
  • 出版日期:2020/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6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對美國哲學家安樂哲教授的訪談錄,主要圍繞儒家哲學在當今世界的重要性問題而展開。安樂哲認為,儒學在中國倫理、家庭、合作、宗教感、漢字和語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儒家禮學、以關係構成的人物、整體性傳統、全景性思維對西方哲學具有借鑒意義。在訪談過程中,闡述了儒學在倫理、家庭以及合作方面的基本觀點和應對模式,比較了中西方倫理觀、家庭觀、文化傳統之間的異同,探討了儒學在海外的發展情況、儒學如何應對人工智慧等前沿問題,並就儒家角色倫理學、儒家思想的核心辭彙進行了哲學辨析。
    本書展現出夏威夷儒學的價值理念和理論創新,並從文明互鑒的視角,嘗試通過儒學對話找尋世界共享價值。

作者介紹
安樂哲//李文娟|責編:孫萍

目錄
導言  世界儒學如何可能?
  世界儒學家的出現
  儒學是一個活的傳統
  沒有上帝的宗教感
  生生不息的文字和語言
  一多不分的天下觀
一  談倫理
  倫理學中的道德難題
  功利主義與實用主義
  儒家倫理道德
  孔子與亞里士多德
  儒學與杜威實用主義
  儒學與角色倫理學
  倫理學的共同價值
二  談家庭
  家庭日常
  中西方家庭的對比
  差序格局與團體格局
  平等、自由與家庭關係
  消除男女偏見
  夫妻關係的忠恕之道
  家庭新模式
  家庭與禮
  家庭與個人
  家與國
  中西方不對稱的了解
三  談合作
  合作關係:夥伴還是朋友?
  兩個文化傳統合作:識得「廬山」真面目
  「合」與「和」的異同
  社群關係的雙重解讀
  「同而不和」與「和而不同」
  中國的混合性傳統
四  談宗教與宗教感
  人工智慧對宗教的衝擊
  李澤厚的「兩德論」
  儒家宗教感的核心辭彙
  愛默生對基督教的批判
  《論語》與《聖經》的比較
  儒學與基督教的互動
  儒學在海外
五  談漢字和語言
  英文視角看漢字
  鄭和與哥倫布的遠航
  文字與文明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簡體字與繁體字
  普通話與方言
  《天書》與文字的想象力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