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審美秩序的重塑(1950-1970台灣文學理論批評研究)/台灣研究系列

  • 作者:張曉婉|責編:肖潤楷
  • 出版社:九州
  • ISBN:9787510893667
  • 出版日期:2020/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47
人民幣:RMB 3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國民黨退台後為起點,以20世紀70年代台灣文壇爆發「鄉土文學」論戰為訖點。1949年國民黨敗退至台灣,實行「反共抗俄」文藝政策,台灣由此進入到「內戰一冷戰」雙重架構的空間結構中,五六十年代台灣文學發展的基本格局和特點逐步形成。70年代以來,「保釣」運動、「現代詩論戰」的思想衝擊,尤其是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爆發,強調深切關注民族前途命運,真切關懷現實人生,對籠罩在台灣思想界的「冷戰思維」和「反共意識形態」發起詰問和批判,引發社會思潮的強烈激蕩,真正促成了台灣文學的發展走向實質性的重大轉變。

作者介紹
張曉婉|責編:肖潤楷
    張曉婉,天津人,1987年出生。2012年碩士畢業考入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求學期間,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和台灣研究院資助赴台駐點學習,參加兩岸學子論壇等學術活動,申報福建省社科青年博士論文項目,並獲准立項,參與編寫《台灣百科全書》電影詞條部分,獲得廈門大學鄧子基獎學金。在《魯迅研究月刊》《台灣研究集刊》《福建論壇》《華文文學》發表若干文章。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重塑秩序:國民黨文藝政策的美學成規
  第一節  蔣介石(《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第二節  張道藩《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三民主義文藝》
  第三節  《當前文藝政策》的制定
  小結
第二章  重塑資源:台灣文學理論資源的重釋
  第一節  「五四」新文學文化的選擇性繼承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學的再認識與吸收
  第三節  外國文學的重新評價與借鑒
  小結
第三章  重塑理念:台灣文學理念內涵的重構
  第一節  人性情感的調和與平衡
  第二節  人生現實的審美凈化與超越
  小結
第四章  重塑範式:以小說創作方法為例
  第一節  「大時代,小兒女」:人性人情的細膩描寫與情節衝突淡化
  第二節  「向內轉」:心理敘事時間與心理象徵結構
  小結
第五章  重塑批評:台灣文學批評標準與方法的實踐
  第一節  純正的批評標準:以藝術心靈燭照人性生命
  第二節  專業的批評方法:從文本細讀構建有機統一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