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孩子為什麼遵守規則(法律社會化與合法性發展)

  • 作者:(美)湯姆·R.泰勒//里克·特林克納|責編:宋寅悅|譯者:雷檳碩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70175
  • 出版日期:2020/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0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闡述了孩子和青少年如何形成對法律的認知。通過法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犯罪學的方法,作者梳理了焦點集中在家庭、學校和少年司法系統的社會學文獻,揭示了權威和權力在基本社會制度運作中的基本衝突。作者認為,當公眾對警察、法庭和法律的信任降到極點時,協商型權威/共識權威(consensual authority)可以提升法律正當性。
    法律社會化是孩子和青少年獲得與法律相關的價值、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過程。這種價值和態度——特別是正當性——預設了讚同法律和服從基於正當性的法律制度的能力和意願。當一個人18歲時,他對法律的觀念已經基本定型,很多學者忽視了這個過程,而主要關注成年人以及他們法律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過早地將犯罪的孩子送入司法系統並非恰當之舉,這反而會增加他們成年後犯罪的可能性。
    本書從三個相關但卻又不同的方面著手進行論述,即家庭、學校和青少年司法系統。作者強調個體養成與他對法律和法律權威的認知定位、責任及義務相關,而非基於對懲罰之擔心。作者認為,權威可以使價值內化並增進支持態度。協商型權威/共識權威同三個問題密切相關:權威如何決策、權威如何對待人們以及權威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界限。當人們感受到權威是公正的、令人尊敬的,以及了解權力的限度之後,他們更容易讚同和聽從引導。儘管現有的證據已清晰地表明了協商型權威的作用,但在美國的家庭、學校和青少年司法系統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基於強壓和普遍支持的支配性力量的權威之運行。由於公眾現在對警察、法院及法律持有很低的信任和信心,從而使得法律制度的實效性減弱,所以作者提出了在不信任中提升法律的普遍正當性的替代措施。

作者介紹
(美)湯姆·R.泰勒//里克·特林克納|責編:宋寅悅|譯者:雷檳碩

目錄
致謝
第一編  導論
  第1章  法律社會化與合法性因素
  第2章  法律社會化的一般方式
  第3章  生命歷程中的法律社會化
第二編  法律社會化模式
  第4章  法律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
  第5章  法律推理的發展
  第6章  神經發育與法律能力
第三編  貫穿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的法律社會化
  第7章  家庭中的法律社會化
  第8章  學校里的法律社會化
  第9章  青少年司法系統內的法律社會化
第四編  結論與最後的思考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