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古代醫家針灸學術思想概要

  • 作者:編者:高希言//賈春生|責編:尚潔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57466
  • 出版日期:2020/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3
人民幣:RMB 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針灸是一門古老的學術,歷經千年而日益興盛。
    本書選取歷史上著名的46位醫家,通過引用其代表性著作的文獻,詳細論述其學術觀點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重點整理了每位醫家的臨床經驗,為臨床醫務工作者診療疾病拓寬思路。
    本書可供中醫藥院校《各家針灸學說》教學配套使用,也可為廣大針灸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高希言//賈春生|責編:尚潔

目錄
第一章  古代醫家的學術特色
  一、先秦至隋唐醫家的針灸特色
  二、宋元醫家的針灸特色
  三、明代醫家的針灸特色
  四、清代醫家的針灸特色
第二章  張機的針灸特色
  一、針治陽經病
  二、陰證用灸
  三、熱證的禁忌和誤治的處理
  四、仲景學術的傳承與影響
第三章  王熙的針灸特色
  一、闡述寸口脈象與三焦的關係
  二、經脈辨證與針灸取穴
  三、重用五輸穴、俞募穴
  四、學術傳承與影響
第四章  葛洪針灸治療急症的特色
  一、急症針灸法
  二、倡導隔物灸
  三、重視簡便取穴,倡用「一夫法」
  四、學術傳承與影響
第五章  陳延之的灸治特色
  一、主張灸法靈活權變
  二、灸穴特色
  三、學術傳承與影響
第六章  劉涓子外科病針灸治療特色
  一、闡述疽病預后與針刺的時機
  二、灸治癰疽
  三、鈹針「針烙」「火針」的使用
  四、學術傳承與影響
第七章  巢元方的針灸特色
  一、風中五臟灸背俞
  二、慎護風池,逆灸防痙
  三、灸瘡發洪論
  四、對針灸適宜病癥的選擇
  五、學術傳承與影響
第八章  孫思邈的針灸學術特色
  一、倡導針灸「醫未病」
  二、針葯並重為良醫
  三、經穴內容的創新
  四、看脈用針貴靈活
  五、辨證施灸分生熟
  六、學術傳承與影響
……
第九章  王燾的灸法特色
第十章  庄綽用灸特色
第十一章  竇材的灸法特色
第十二章  王執中的針灸特色
第十三章  聞人耆年的灸治特色
第十四章  劉完素的針灸特色
第十五章  張從正的刺絡特色

第十六章  李果的針灸特色
第十七章  竇默的針灸特色
第十八章  羅天益的針灸特色
第十九章  王國瑞的針灸特色
第二十章  朱震亨的針灸特色
第二十一章  劉純的針刺特色
第二十二章  徐鳳的針灸特色
第二十三章  方賢的針灸特色
第二十四章  汪機的針灸學術特色
第二十五章  萬全兒科針灸的特色
第二十六章  高武的針灸特色
第二十七章  薛己外科針灸的特色
第二十八章  李梃的針灸特色
第二十九章  楊繼洲的針灸特色
第三十章  王肯堂的針灸特色
第三十一章  吳崑的針灸學術特色
第三十二章  陳實功外科針灸特色
第三十三章  龔居中治癆經驗
第三十四章  龔廷賢的溫臍經驗
第三十五章  凌雲的針灸特色
第三十六章  郭志邃治痧經驗
第三十七章  張璐的針灸特色
第三十八章  趙學敏的針灸特色
第三十九章  徐大椿的針灸臨床特色
第四十章  鄭宏綱喉病針灸經驗
第四十一章  吳亦鼎的灸法特色
第四十二章  王士雄的刺血刮痧經驗
第四十三章  吳師機的外治特色
第四十四章  夏雲針灸治療咽喉病的特色
第四十五章  范毓騎與太乙神針
第四十六章  張鏡刺疔經驗特色
第四十七章  黃石屏的針灸特色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