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3D列印先進技術及應用

  • 作者:編者:劉少崗//金秋|責編:陳保華//王永新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665731
  • 出版日期:2020/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9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整體上按照回顧歷史、把握現狀、展望未來的思路進行編寫,主要內容包括:3D列印的發展歷程、基本原理與技術特點,面向3D列印的產品設計和工藝規劃,常見的3D列印材料和7大類3D列印工藝,增材製造方面的國內外標準,3D列印技術的應用,以及3D列印技術的發展。本書貫徹了現行的國內外相關標準,內容新穎,系統性強,反映了3D列印的發展狀況。本書簡明易懂,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對3D列印的全過程與3D列印領域的先進技術有全面、深入的認識。
    本書可供3D列印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閱讀,也可作為機械工程、自動化及電腦應用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3D列印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劉少崗//金秋|責編:陳保華//王永新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3D列印的發展歷程
    1.1.1  3D列印的萌芽階段
    1.1.2  3D列印的快速成形階段
    1.1.3  3D列印的增材製造階段
    1.1.4  我國3D列印的發展
  1.2  3D列印的基本原理
  1.3  3D列印的工藝過程
  1.4  3D列印的優勢及其面臨的問題
    1.4.1  3D列印的優勢
    1.4.2  3D列印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面向3D列印的產品設計
  2.1  3D列印對象的確定
  2.2  面向3D列印的零件結構再設計
  2.3  面向3D列印的裝配結構再設計
    2.3.1  功能/結構一體化設計
    2.3.2  3D列印的免裝配結構
  2.4  面向3D列印的材料級再設計
  2.5  面向3D列印的設計方法
  2.6  面向3D列印的最小特徵約束
  2.7  面向3D列印的設計軟體
  參考文獻
第3章  面向3D列印的工藝規劃
  3.1  面向3D列印的產品結構工藝性分析
    3.1.1  物體的分割問題
    3.1.2  物體的平衡問題
    3.1.3  懸垂結構的處理
  3.2  數據格式的轉換
  3.3  列印方向的確定
  3.4  分層切片演算法
  3.5  列印路徑規劃
  3.6  列印參數優化
  3.7  面向3D列印的工藝規劃與模擬軟體
  參考文獻
第4章  3D列印材料
  4.1  聚合物材料
    4.1.1  工程塑料
    4.1.2  生物塑料
    4.1.3  光敏樹脂
    4.1.4  高分子凝膠
  4.2  金屬材料
  4.3  陶瓷材料
  4.4  複合材料
  4.5  其他3D列印材料
  參考文獻
第5章  3D列印材料
  5.1  材料擠出
    5.1.1  熔融沉積成形(FDM)

    5.1.2  其他材料的擠出工藝
  5.2  立體光固化
    5.2.1  立體光固化成形(SLA)
    5.2.2  數字光處理(DLP)
    5.2.3  數字光合成(DLS)
    5.2.4  液晶顯示技術(LCD)
    5.2.5  其他一些快速光固化技術
  5.3  薄材疊層
    5.3.1  疊層實體製造(LOM)
    5.3.2  超聲波增材製造(UAM)
  5.4  材料噴射
    5.4.1  聚合物噴射(PolyJet)
    5.4.2  納米顆粒噴射(NPJ)
    5.4.3  其他一些材料噴射技術
  5.5  黏結劑噴射
    5.5.1  三維印刷(3DP)
    5.5.2  多射流熔融(MJF)
    5.5.3  黏結劑噴射技術的發展
  5.6  粉末床熔融
    5.6.1  選區激光燒結(SLS)
    5.6.2  選區激光熔化(SLM)
    5.6.3  電子束熔化(EBM)
  5.7  定向能量沉積
    5.7.1  激光近凈成形(LENS)
    5.7.2  電子束自由成形製造(EBF)
    5.7.3  電弧增材製造(WAAM)
    5.7.4  激光熔絲增材製造(LWAM)
  5.8  7大類增材製造工藝的優缺點
  參考文獻
第6章  增材製造的標準化
  6.1  國內標準
    6.1.1  初期階段
    6.1.2  發展階段
    6.1.3  新的階段
  6.2  國外標準
    6.2.1  ASTM標準
    6.2.2  ISO標準
    6.2.3  CEN標準
    6.2.4  SAE標準
    6.2.5  DIN和VDI標準
  參考文獻
第7章  3D列印技術的應用
  7.1  3D列印在製造領域的應用
    7.1.1  航空領域
    7.1.2  航天領域
    7.1.3  汽車領域
    7.1.4  其他製造領域
  7.2  3D列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7.2.1  骨科領域
    7.2.2  其他醫療領域

  7.3  3D列印在其他一些領域的應用
    7.3.1  服飾領域
    7.3.2  建築領域
    7.3.3  食品領域
  參考文獻
第8章  3D列印技術的發展
  8.1  金屬3D列印
    8.1.1  直接金屬3D列印
    8.1.2  間接金屬3D列印
  8.2  陶瓷3D列印
    8.2.1  液體陶瓷漿料的光固化技術
    8.2.2  液體陶瓷漿料的噴射列印技術
    8.2.3  液體陶瓷漿料的直寫成形技術
    8.2.4  陶瓷粉末材料的黏結劑噴射技術
    8.2.5  陶瓷粉末材料的粉末床熔融技術
    8.2.6  其他陶瓷3D列印技術
  8.3  複合材料3D列印
    8.3.1  短切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
    8.3.2  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
    8.3.3  短切纖維增強熱固性複合材料
    8.3.4  連續纖維增強熱固性複合材料
  8.4  生物3D列印
    8.4.1  製造無生物相容性要求的製品
    8.4.2  製造不可降解的人體植入物
    8.4.3  製造可降解的人體植入物
    8.4.4  細胞3D列印
  8.5  4D列印
  8.6  微納3D列印
    8.6.1  微立體光刻
    8.6.2  雙光子聚合3D列印
    8.6.3  微滴噴射技術
    8.6.4  選區激光微燒結
    8.6.5  其他微納3D列印技術
  8.7  空間3D列印
  8.8  彩色3D列印
  8.9  增減材複合製造
  參考文獻
附錄  3D列印技術相關術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