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什麼是技術(精)

  • 作者:胡翌霖|責編:楊波
  • 出版社:湖南科技
  • ISBN:9787571006259
  • 出版日期:2020/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25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技術」,正如中世紀的「上帝」一樣,已成為我們的「時代精神」。然而,這個占支配地位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作者通過在技術史與哲學史之間來回穿梭,引領讀者理解我們「技術時代」的來龍去脈。在作者看來,技術是媒介,是可學習的東西,不止體現于令人驚奇的事物,更體現于讓事物變得尋常的力量。這是一部技術史與技術哲學交相輝映的書,可謂史中有哲、哲中有史。本書從技術與科學、技術與現代、技術與未來等方面深刻剖析技術的含義,並特別開闢一章技術與中國,談技術對我們生活、文化和經濟的影響。此外,作者把技術史與進化史進行比較,得出了許多重要的結論,這在國際技術史和技術哲學界中亦屬獨創。

作者介紹
胡翌霖|責編:楊波
    胡翌霖,1985年出生於上海,2004-2014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獲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學位。2017年起入職清華,現為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技術史與技術哲學。著作有《過時的智慧:科學通史十五講》《媒介史強綱領——媒介環境學的哲學解讀》《人的延伸——技術通史》《什麼是技術》。

目錄
第一部分  什麼是技術
  第1章  在技術時代追問技術
  第2章  技術=科技?
  第3章  習以為常的不尋常
  第4章  技術塑造生活:以鐘錶為例
  第5章  技術=媒介
  第6章  技術=可學的東西
第二部分  技術與學習
  第7章  學習如何可能
  第8章  向老祖母學習
  第9章  老祖母的隱退
  第10章  為什麼老人不擅長學習?
  第11章  技術環境改變學習方式
  第12章  新時代的老問題
第三部分  技術與科學
  第13章  科學可學嗎?
  第14章  科學的起源及其與技術的分裂
  第15章  自然作為技術的邊界
  第16章  藝術作為技術的自我揭示
  第17章  科學作為「照相技術」
  第18章  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
第四部分  技術與現代
  第19章  古代技術與現代技術
  第20章  工具理性批判
  第21章  貨幣與價值的同質化
  第22章  「務實」的陷阱
  第23章  垃圾的現代性
第五部分  技術與進化
  第24章  黑暗森林:對進化論的典型誤解
  第25章  技術的起源
  第26章  漸變與劇變
  第27章  共生與特化
  第28章  環境與生態位
  第29章  自然保護區與技術保護區
第六部分  技術與未來
  第30章  短命的冒險者還是長壽的植物人?
  第31章  精衛還是弄潮兒
  第32章  技術自主與人類選擇
  第33章  VR與手機:兩種沉迷之爭
  第34章  技術有智慧嗎?
  第35章  人工智慧有什麼可怕嗎?
第七部分  技術與中國
  第36章  落後不應挨打
  第37章  古今「四大發明」都不值得驕傲
  第38章  亦步亦趨不如另闢蹊徑
  第39章  西體中用
圖片索引
推薦閱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