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以微博為例,全面梳理和系統研究了社交新媒體空間的政治參與。本書提出,社交新媒體是公眾政治參與的重要途徑,是公民和政府溝通的重要通道,然而,維護政治穩定、防範民粹主義等政治風險是推進社交新媒體政治參與的重要前提,要推進社交新媒體政治參與的現實制度對接和法治化,實現社交新媒體、政治參與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良性互動。
作者介紹
趙春麗|責編:鄭秀艷
趙春麗,北京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2015年入選北京市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2016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師。近年來,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級以上項目八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社會主義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
目錄
緒論
一、研究緣起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述評
(一)國外研究現狀述評
(二)國內研究現狀述評
三、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
四、基本觀點與創新之處
第一章 政治參與、信息技術與民主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政治參與:內涵與類型
一、政治參與的內涵
二、政治參與的形式和類型
第二節 政治參與和民主政治的相關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參與和民主理論
二、西方國家政治參與和民主理論
第三節 信息技術與政治參與
一、技術和民主的一般關係
二、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對政治參與的影響
第二章 社交新媒體與政治參與:微博空間政治參與的興起與結構分析
第一節 微博空間政治參與的興起
一、微博的發展及其傳播特點
二、微博空間政治參與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微博空間政治參與的結構分析
一、主體分析
二、吶容分析
三、客體分析
四、過程分析
五、類型分析
第三節 微博空間政治參與的特點
一、參與主體草根化
二、參與內容微觀化
三、參與過程碎片化
六、參與環境複雜化
第三章 微博空間政治參與中的問題
第一節 眾聲喧嘩和精英主導:非理性宣泄和話語壟斷的隱憂
一、非理性表達和網路語言暴力:網路民粹主義的話語表徵
二、精英話語權的主導:草根話語權的假象
第二節 道德失范和無序參與:失序化和監管規制困境
一、虛假消息泛濫和無序動員
二、失序化背景下的網路監管與規制困境
第三節 商業主義和消費主義:政治冷漠化和公共精神的失落
一、微博消費主義傾向的表徵及動因
二、微博消費主義傾向對政治生活的滲透
三、微博消費主義傾向下政治參與的隱憂
第四節 數字鴻溝和信息分化:虛擬空間平等參與權的失衡
一、互聯網接入上的數字鴻溝依然存在
二、互聯網應用上的「使用鴻溝」及信息分化
第四章 社交新媒體、政治參與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價值與風險
第一節 微博等社交新媒體空間政治參與的價值
一、新媒體技術是發展民主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二、新媒體技術提供了多樣性的參與實踐
三、新媒體技術的參與潛力與社會主義民主價值追求具有契合性
第二節 微博空間政治參與對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意義
一、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
二、有利於豐富社會主義民主的推進路徑
三、有利於實踐和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
第三節 微博等網路新媒體空間政治參與可能的民主風險
一、性質風險:人民作主還是網路力量作主
二、進程風險:政治穩定還是政治動蕩
三、結果風險:民主善治還是民粹主義
四、價值風險:主流意識形態的整合精進還是混亂顛覆
第五章 社交新媒體與政治參與:國際視野的考察
第一節 社交新媒體與西方國家公民的政治參與
一、西方民主赤字的現實
二、社交新媒體與西方國家新抗議活動的興起
第二節 社交新媒體與西方國家民主政治的調適
一、西方國家利用新媒體推進網路政治參與的主要做法
二、西方國家政治參與和民主調試的審視
第三節 微博等社交媒體在「阿拉伯之春」中的政治角色及啟示
一、社交新媒體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
二、警示與思考
第六章 規避社交新媒體政治參與風險、提升政治參與品質的具體路徑
第一節 制度建設:完善參與機制以吸納無序參與
一、進一步完善社交媒體政務平台建設
二、健全新媒體政治參與的政府回應與吸納機制
三、建立健全社交新媒體輿論引導機制
第二節 主體培育:提升網路政治素養以促進理性參與
一、政府官員的新媒體執政素養與能力提升
二、新媒體意見領袖的理性自律和責任擔當
三、數字公民的締造與參政能力的提升
四、社交新媒體公共話語空間的建構和社會責任的提升
第三節 價值引領:建設社會主義網路政治文化以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路文化建設
二、加大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的網路傳播
三、建構社會主義網路政治文化
四、加快推進互聯網倫理道德教育
第四節 法律規約:推動新媒體空間政治參與的法治化
一、完善網路新媒體立法,促進網路治理有法可依
二、加大網路執法力度,依法治理網路謠言和虛假信息
第五節 雙重保障:確保平等參與和規避非法參與
一、進一步縮小數字鴻溝,確保信息貧困群體平等的網路參與權
二、強化技術支持,以信息技術規避非法參與
結語:推動社交新媒體、政治參與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