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聲音與中國早期電影研究(1896-1949)(精)

  • 作者:徐建華|責編:卞正蘭
  • 出版社:中國文聯
  • ISBN:9787519028886
  • 出版日期:2017/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91
人民幣:RMB 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共分為五章。緒論部分討論了本書的選題依據、研究對象、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第一章從聲音角度將早期電影分為四個時期,概括出各個時期的電影聲音特徵,指齣電影聲音發展的非線性;第二章研究了全配樂時期的電影音樂,討論了電影革命歌曲的社會政治意義,解析歌星與文化、歌唱片與商業之間的關聯,研究電影音樂的民族化,以及早期電影中的聲畫蒙太奇運用,試圖以全面的視角探究電影音樂的複雜屬性。第三章從早期電影音響的寫實與表意,錄音技術的發展,音響與城市文化,戲劇風格的音響,戰後電影中的紀實音響幾個方面探討了早期音響的發展歷程,結合不同時間的時代特徵,解析電影音響反映、表現、想象的時代空間。第四章探究了有聲電影到來對演員表演與編劇創作的影響,討論了早期電影語言的戲劇化,人物類型與語言特色,國語電影與方言電影在政治、經濟環境下的博弈,以及戰後藝術電影中的畫外音應用。

作者介紹
徐建華|責編:卞正蘭
    徐建華,山東青島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2014年9月至今,主持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大聲音史觀下的中國早期電影研究(1896-1949)》,任項目負責人。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電影史學與資料庫建設研究」、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民營電影業的發展戰略與實踐研究」、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中國電影創作戰略研究—基於十家電影公司的樣本分析」等項目。編譯圖書《電子媒體管理》。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  選題依據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從無聲到有聲:中國早期電影的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節  靜默的美感與對聲音的嚮往(1896-1931)
  第二節  博弈語境中的共存:無聲還是有聲(1931-1937)
  第三節  電影聲音畸形發展期:抗戰時期的電影聲音發展(1937-
  1945)
  第四節  從摸索到成熟:戰後電影聲音發展(1945-1949)
第二章  音樂與中國早期電影
  第一節  語境重置:西洋配樂之於早期電影
  第二節  電影音樂的社會屬性與政治屬性
  第三節  票房奇跡與文化想象:歌星與有聲電影
  第四節  歌舞片中的音樂:商業與藝術統一
  第五節  早期電影音樂的民族化
  第六節  電影中的聲畫蒙太奇
第三章  音響與中國早期電影
  第一節  寫實與表意:聲音探索期的電影音響
  第二節  錄音技術的發展與音響
  第三節  音響:城市文化和聽覺現代性
  第四節  特殊音響
  第五節  戰後電影中的紀實音響
第四章  語言與中國早期電影
  第一節  有聲電影到來:語言表演與語言創作
  第二節  語言應用與電影戲劇化
  第三節  典型人物的語言特徵
  第四節  國語電影與方言電影
  第五節  戰後電影中的畫外音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早期著名電影歌曲
科研成果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