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大陸寬頻帶地震流動觀測實驗與殼幔速度結構研究(精)/中國深部探測研究叢書

  • 作者:李秋生//陳凌|責編:韋沁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659569
  • 出版日期:2020/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11
人民幣:RMB 1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SinoProbe)第二項目「深部探測技術實驗與集成」第三課題「寬頻地震觀測實驗與殼幔速度研究」的成果總結。作者通過在中國大陸青藏高原及周緣、華南及東南沿海和東北地區三個大陸動力學研究及資源能源調查熱點地區的野外觀測實驗,集成了適應我國複雜地質構造和人文自然環境的寬頻帶地震觀測技術;結合前人的成果,通過對實驗採集新數據的分析,使用接收函數、體波及面波層析成像、背景雜訊層析成像和橫波分裂等方法,揭示了我國大陸岩石圈結構主要特徵,構建了中國大陸殼幔速度結構基本框架,並探討了若干大陸動力學問題:中國大陸主要塊體深部結構特徵及邊界帶位置;印度板塊俯衝前緣、青藏高原岩石圈變形、隆升及其向外擴展行為中國大陸東南緣海陸過渡的岩石圈結構特徵及我國東北松遼盆地深部結構特徵等。依據地震觀測證據提出了若干新認識。
    本書可供從事地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和相關院校師生參考。

作者介紹
李秋生//陳凌|責編:韋沁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  寬頻帶地震流動觀測概述
  第一節  流動觀測在地球深部探測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節  寬頻帶地震流動觀測發展過程和現狀
  第三節  寬頻帶地震觀測實驗部署和主要方法
第二章  華南大陸主要塊體深部結構特徵及邊界帶位置研究
  第一節  華南地質構造背景與寬頻帶地震流動觀測研究現狀
  第二節  觀測實驗技術方案
  第三節  數據與方法
  第四節  主要結果
  第五節  地質意義
第三章  中國大陸東南緣殼幔結構與動力學研究
  第一節  中國大陸東南緣地質構造背景和殼幔結構研究現狀
  第二節  觀測實驗技術方案
  第三節  主要結果
  第四節  地質意義
第四章  青藏高原板塊匯聚、高原隆升及擴展動力學研究
  第一節  青藏高原寬頻地震研究背景
  第二節  青藏高原板塊匯聚前緣和新生代火山岩源區探測研究
  第三節  青藏高原南北向裂谷的深部背景及動力學機制
  第四節  青藏高原東北緣殼幔結構與高原向北東擴展動力學
第五章  東北跨松遼盆地寬頻帶觀測實驗研究
  第一節  區域構造背景和研究基礎
  第二節  觀測技術實驗方案
  第三節  數據處理分析與結果
  第四節  主要進展:討論與結論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