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從經典到前沿(歐美傳播學大師訪談錄)

  • 作者:編者:常江//鄧樹明|責編:武岳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15125
  • 出版日期:2020/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4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對25位歐美新聞傳播學領域知名學者的深度訪談錄。這25位學者或提出過影響深遠的原創理論,或在原有學科版圖內開闢了新的領域,他們的思想和成果基本代表了歐美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典範,在不同的維度上拓展了新聞傳播學學科的邊界,搭建了整個學科體系的骨架。
    本書作者耗時三年,從中國本土新聞傳播學發展的立場出發,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對學術史進行了可貴的記錄,有助於對新聞傳播學有興趣的讀者全面把握本學科的思想脈絡和前沿動態。

作者介紹
編者:常江//鄧樹明|責編:武岳
    常江,新聞傳播學博士、資深媒體人,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從事影視傳播領域的科研、教學和創作。曾出版著作《帝國的想象與建構:美國早期電影史》《中國語境下的澳門影視產業》《影視製作基礎》等,以及紀實作品《再見巴別塔:當中國遇上非洲》和《最繁華處最.晾心》。此外,還以監製身份出品多部獨立電影作品。

目錄
第一編  新聞與傳播
  邁克爾·舒德森
  新聞學不是一個學科
    ——歷史、常識祛魅與非中心化
  約翰·杜倫·彼得斯
  傳播研究應當超越經驗
    ——傳播學的技術史視角與人文思想傳統
  伊萊休·卡茨
  新媒體加速了政治的日常化
    ——媒介使用、政治參與和傳播研究的進路
  托伊恩·范戴克
  批判話語研究是一種政治立場
    ——新聞、精英話語與意識形態
  芭比·澤利澤
  新聞學應當是一個解釋性的學科
    ——新聞研究的文化路徑
  丹尼爾·哈林
  傳播研究應當追求語境化的思維方式
    ——比較媒介制度研究及拓展
  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
  用存在倫理學替代理性倫理學
    ——媒介倫理研究對個體理性的「抵制」
  理查德·約翰
  技術從未置身於歷史與政治之外
    ——傳播史研究的當代價值
  弗雷德·特納
  技術烏托邦主義是一種失敗的社會變革方案
    ——民主訴求下的傳播技術批判
  特里·弗盧
  國家仍是媒介研究的核心維度
    ——制度比較分析中的新自由主義迷思
第二編  媒介文化
  約翰·哈特利
  從文化研究到文化科學
    ——文化理論對當代知識的破壞性建構
  洪美恩
  文化研究是超越國族的世界主義
    ——不確定時代的身份迷思
  勞拉·穆爾維
  流媒體技術使文化民主成為可能
    ——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當代面向
  安吉拉·麥克羅比
  流行文化導致性別平等的幻象
    ——重返伯明翰的女性主義政治
  大衛·莫利
  新媒體帶來了新的排斥形式
    ——社交媒體時代的霸權分析
  亨利·詹金斯
  社會的發展最終落腳於人民的選擇
    ——數字時代的敘事、文化與社會變革

  勞倫斯·格羅斯伯格
  美國的大學建制導致文化民粹主義
    ——文化研究的美國化及相關啟示
  阿曼達·洛茨
  未來的電視是一種非線性文化
    ——數字時代的電視與電視研究
第三編  批判傳播學
  格雷厄姆·默多克
  馬克思是一切社會分析的起點
    ——技術迷思、媒介化與道德詰問
  托德·吉特林
  學術與政治從來不是割裂的
    ——新左派運動的學術鏡像
  羅伯特·麥克切斯尼
  「富媒體,窮民主」法則依然有效
    ——民主化媒介的理念與實踐
  文森特·莫斯可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將導致其自身的衰敗
    ——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技術批判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互聯網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數字勞動
  尼克·庫爾德利
  數據殖民主義是殖民主義的最新階段
    ——馬克思主義與數字文化批判
  珍妮特·瓦斯科
  新聞不是言之無物的信息碎片
    ——數字信息霸權批判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