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地域社會學的論理(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一流學科教授自選集)

  • 作者:田毅鵬|責編:朱華彬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65260
  • 出版日期:2020/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1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社會學發展史上,如果說社會學誕生於19世紀中葉的歐洲,那麼,從20世紀初期開始北美則通過城市一農村社會學等分支學科的建立推動了「學院社會學」的生成,而試圖超越農村一城市空間之上的地域社會學的形成則應首推東亞。20世紀60年代以降,東亞興起了以研究地域社會結構、集團構成以及人類行動為主要內容的地域社會學,試圖以實證的、實踐的研究志向,形成自己獨立的學術分野。本書在對戰後東亞地域社會學進行總體回顧的基礎上,深入探尋地域社會學發生的歷史背景,並試圖將單位地域社會、鄉村過疏化、都市過密化等專題置於當下正在展開的中國快速城鎮化進程之中,通過專題性和實證性的研究,初步概括提煉出一個地域社會學的理論體系。

作者介紹
田毅鵬|責編:朱華彬
    田毅鵬,河南舞陽人,1963年生於吉林省吉林市。1979年至2002年先後在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和吉林大學政治學系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和政治學博士學位。現任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社會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兼任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政部「全國城鄉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等。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學理論,城鄉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等。近年來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東亞「新發展主義」研究》《「單位共同體」的變遷與城市社區重建》等學術專著。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當代中國單位制度的形成及變遷研究」「東亞鄉村振興的社會政策比較研究」等。

目錄
序言
第一篇  地域社會學的基本理論
  地域社會學:何以可能?何以可為?——以戰後日本城鄉「過密-過疏」問題研究為中心
  馬克思社會空間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地域力與社會重建——以日本阪神淡路地震為例
  地域衰退的發生及其治理之道
  「流動的公共性」——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鄉村公共性構造的轉換
  區域文化與社會發展——以吉林區域文化為中心
  東亞「新公共性」的構建及其限制——以中日兩國為中心
第二篇  單位地域社會研究
  「典型單位制」的起源與形成
  「典型單位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社區發展的制約
  單位社區精英的「資本」構成及其運作研究——以C市H社區為例
  單位制度變遷與集體認同的重構
  「后單位社會」基層社會治理及運行機制研究
  后單位社會背景下單位的「隱形在場」與基層社會治理
  轉型期「單位意識」的批判及其轉換
  城郊「村落單位化」的社會管理功能及其限度
第三篇  鄉村過疏-都市過密問題研究
  村落過疏化與鄉土公共性的重建
  20世紀下半葉日本的「過疏對策」與地域協調發展
  鄉村「過疏化」背景下城鄉一體化的兩難
  鄉村過疏化背景下村落社會原子化及其對策——以日本為例
  「過密社會」的來臨及其挑戰——以日本東京為例
  「過密社會」視域下城市社會管理的盲點和誤區
第四篇  城市化與地域社會變遷
  城市化與「村落終結」
  轎車文明對都市社會空間的重塑
  中產階級郊區化與城市公共文化的衰落
  「村落終結」與農民的再組織化
  城鄉接合部「社會樣態」的再探討
  城市社會管理網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來
  城鄉接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區感」與「故鄉情結」
  老年群體與都市公共性構建
  城鄉接合部「村落終結」體制性影響因素新探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