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先秦兩漢文體研究(修訂版)/勵耘文庫

  • 作者:于雪棠|責編:王強//吳純燕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258680
  • 出版日期:2020/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4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先秦兩漢文體現象及文體觀念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諸多問題。作者力圖從大的文化背景縱向觀照某些文體的產生和發展,橫向考察各種文體之間的相互滲透與交叉,深入追索促使文體產生及嬗變的複雜因素,著重於探源和考變,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見解。其中,對《周易》經傳結構與戰國秦漢散文體制的關聯、《尚書》篇名的命名方式、經學闡釋與文體生成等問題的論析,從同源詞角度討論《莊子》「寓言」「卮言」的涵義,從戰國諸子長於辨析的角度考察《莊子》文章論辯的特色,研究視角及結論均頗有可取之處,值得一讀。

作者介紹
于雪棠|責編:王強//吳純燕
    于雪棠,女,1972年生,遼寧撫順人。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攻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出版有學術專著《周易與中國上古文學》《先秦兩漢文體研究》,論文集《易庄居詩文叢論》,教材《中國散文》,合著《唐代邊塞詩傳》《詩賦詞曲讀寫例話》《中國古典文獻學的理論與方法》,參編多種教材,與其父合作編選當代詩賦曲聯集多種。在研課題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莊子》在英語世界的傳播」。

目錄
第一章  《周易》經傳結構與戰國秦漢散文的體制
  第一節  對卦式結構形態
  第二節  包舉宇宙式結構
  第三節  序在書末的體例
  第四節  經傳合編與論說文
第二章  《尚書》的文體分類及行為與文本的關係
  第一節  前人的分類
  第二節  篇章命名方式與文體分類
  第三節  六體名義辨析及篇章歸屬
  第四節  名與體例及行為與文本的關係
第三章  從《尚書·堯典》諸篇看早期歷史敘事文體的特徵
  第一節  敘事與記言
  第二節  結構體制
  第三節  語言風格
第四章  《尚書》典體文與秦漢封禪文
  第一節  典體文發展的兩條線索
  第二節  封禪文的文體特徵與文化生態
  第三節  本典與仿製:經典的形成及文學觀念的變化
第五章  《尚書》訓體與《史》《漢》書志及《七發》
  第一節  訓的內涵及體類特徵
  第二節  訓與《史》《漢》書志體
  第三節  訓與諫誡文及《七發》
第六章  文學觀念與文體的生成——以春秋辭令為例
  第一節  引「言」與「立言」:重「言」觀念
  第二節  「辭不可以已」與「辭其何益」:兩種相反的言辭觀
  第三節  以「文」論辭令:對辭令文學性的重視
  第四節  「擇言以教」與「能辭為寶」:言辭能力的培養
第七章  經學闡釋與文體的生成一以《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繁露》為例
  第一節  「辯而裁」與「博而切」:兩種相異的闡釋文體
  第二節  「依經以辨理」與「合經以立義」:先秦與漢初兩種經學闡釋方式
  第三節  「義由例出」與「體由義出」:闡釋法引出觀念與觀念生成闡釋法
第八章  經學師受與文體的生成——以西漢詔策為例
  第一節  帝王之師及其所受之學
  第二節  經學師受與帝王人格類型
  第三節  詔策的內容、體制與帝王的經學師受
  第四節  詔策的風格與帝王的經學師受
第九章  文體的多源性——以《說苑》《新序》《列女傳》三書為例
  第一節  三書體例與先秦諸子
  第二節  三書體例與說經方式
  第三節  以事言理的思想表達方式考源
第十章  文體的分合交叉——以蔡邕碑文為例
  第一節  碑文的興起及體制特徵
  第二節  碑文與銘誄的分合交叉
  第三節  蔡邕的修史情結與其碑文創作
附錄
  《莊子》「寓言」含義詞源學考辨
  《莊子》「卮言」含義詞源學考辨
  《莊子》文章的「辨」與「辯」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修訂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