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研究/區域與社會研究系列/鼓樓史學叢書

  • 作者:裴雪萊|責編:宋燕鵬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63075
  • 出版日期:2020/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選取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為研究對象,從創作、演出、曲學聲律以及傳播接受等諸多方面深入展開,圍繞清順治、康熙、雍正及乾隆等數朝的時代性、蘇州一府七縣一州(后改為九縣一廳)的地域性以及蘇州曲學發展的家族性等特徵展開論述。研究視野上,嘗試將清代戲曲與地域文化研究相結合,體現在蘇州城鄉一體化的整體關照而非類似研究中僅僅局限於府城一隅;研究方法上,試圖從關係學、傳播學等角度解讀清代蘇州劇壇,諸如蘇州派劇作家群體、文人劇作家群體等之間的合作交往,康乾南巡、蘇州織造等政治力量與戲劇演出態勢,蘇州昆班、昆伶演出傳播路線等等。研究的最後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戲劇發展之間的關聯打通展開構想。

作者介紹
裴雪萊|責編:宋燕鵬
    裴雪萊,男,1984年生,河南固始人,后居蘇州吳江,文學博士。2015年9月任浙江傳媒學院戲劇影視研究院助理研究員,2019年10月浙江大學博士后出站,同年獲浙江傳媒學院「三鷹工程」飛鷹人才計劃,研究方向為古典戲曲學。曾為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2019.3-2019.8)、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2019.9-2020.6),曾在《戲劇藝術》《戲曲藝術》《戲劇》《文化遺產》等南大核心刊物(CSSCI)發表論文7篇,其中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1篇。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清代至民國江南曲社研究」(17CB181)1項,完成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清代江南職業昆班研究」(2017M621905)1項。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四節  創新及意義
第一章  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概述
  第一節  吳地文化與戲劇氛圍
  第二節  蘇州城市功能與戲劇生態
  第三節  城鎮經濟與戲劇發展
  第四節  人口結構與戲劇消費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的戲劇創作
  第一節  時代特徵下的戲劇創作
  第二節  蘇州派劇作家關係論
  第三節  文人型劇作家群體
  第四節  崑曲創作中的吳方言因素
  第五節  戲劇創作與梨園演出關係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的戲劇演出
  第一節  昆班類型探析
  第二節  昆班及昆伶地理分佈
  第三節  康、乾南巡與蘇州演劇關係
  第四節  蘇州織造與蘇州演劇之利弊關係
  第五節  常演摺子戲劇目特徵及分類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的曲學聲律
  第一節  曲學人才重鎮
  第二節  戲曲序跋、評點系統完善
  第三節  曲律研究的家族傳承
第五章  清代前中期蘇州崑曲的傳播接受
  第一節  崑曲傳播基礎
  第二節  傳播的刺激性因素
  第三節  多維導向型的戲劇資源流動
餘論
附錄一  清代前中期蘇州戲曲大事年表
附錄二  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崑劇名伶、名班及常演劇目統計表
參考文獻
全文部分發表章節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