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唐樂琵琶古譜考辨與校譯/中華國樂經典文獻庫

  • 作者:庄永平|責編:方舟|總主編:方立平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69445
  • 出版日期:2020/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10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有兩大樂器形成過「文化群落」,一個是古琴,另一個就是琵琶。而在當代,更因出現劉德海這樣的琵琶國手,使中國的琵琶藝術成為一種卓越的「中國民樂文化」標誌而享譽世界。古琴因被確立為世界文化遺產,近年來文化總結和傳承得到迅猛發展,但關於琵琶藝術與文化的完整的總結,卻比較缺乏
    。本書文化視域廣,可謂是對千百年來中國琵琶藝術與文化做了整體性研究;學理性強,解讀深入透徹;還具有相當的應用價值,譬如書中講到有關琵琶的技術性問題時,分析與論述也是很精到與細緻的。這在「類編」類書稿中實不多見。此書的出版對傳承與發展整個民族音樂文化,提供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課題與案例。應該說,這部書稿為完善整個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研究,從一個方面,做出了新的獨到的貢獻。

作者介紹
庄永平|責編:方舟|總主編:方立平
    庄永平,音樂學家。1945年生,上海市人。早年任上海民族樂團琵琶演奏員,1965年入上海京劇院《海港》劇組參加京劇現代戲創作演出,1988年起入上海藝術研究所從事戲曲音樂、民族音樂研究。出版有《戲曲音樂史概述》、《京劇唱腔音樂研究》、《琵琶手冊》、《音樂詞曲關係史》、《琵琶·古譜·戲曲音樂研究——庄永平音樂文集》等專著;《京劇唱腔賞析》、《滬劇唱腔賞析》、《評彈唱腔賞析》、《青少年學琵琶》、《每日必彈——琵琶指能練習曲》、《圖說琵琶》以及自傳體回憶錄《海上散談錄一個國樂家半個世紀的親歷》、《絲竹情懷,二胡情深——周皓演奏藝術生涯》等著作20余部。撰寫有《上海藝術史·音樂史》、《上海百年文化史·音樂史》、《上海當代藝術圖典·音樂》、《上海京劇志·音樂》、《京劇詞典·音樂》等。主編中國首部《中國音樂主題辭典·器樂卷》;參加《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編輯。另外,在各音樂院校學報上發表論文近二百篇,主要部分收錄在《庄永平音樂文集》中。多年來尤其注重對隋唐燕樂與古譜學的研究,全譯了《敦煌樂譜》、《五弦譜》、《三五要錄》等古譜,並在燕樂理論方面有所新解。

目錄
總序
自序
第一章  《敦煌樂譜》考辨與校譯
  一、《敦煌樂譜》的譜字及符號
  (一)譜字音位
  (二)結構術語
  (三)節奏、節拍符號
  二、《敦煌樂譜》考辨
  (一)定弦與調性、調式
  (二)第一組定弦考辨
  (三)第二、三組定弦考辨
  (四)節拍與節奏
  (五)大指按指法
  三、《敦煌樂譜》校譯
  (一)凡例
  (二)樂曲
  《品弄》《{頭}弄》《傾杯樂》《又慢曲子》《又曲子》《急曲子》
  《又曲子》《又慢曲子》《急曲子》《又慢曲子》《佚名》《傾杯樂》
  《又慢曲子西江月》《又慢曲子》《慢曲子心事子》《又慢曲子伊州》
  《又急曲子》《水鼓子》《急胡相問》《長沙女引》《佚名》《撒金
  沙》《營富》《伊州》《水鼓子》
第二章  《五弦譜》考辨與校譯
  一、《五弦譜》譜字及符號
  二、《五弦譜》考辨
  (一)定弦與調性、調式
  (二)節拍與節奏
  三、《五弦譜》校譯
  (一)凡例
  (二)樂曲
  《一越調》《蘇羅密》《胡詠詞》《黃鐘調》《弊契兒》《韋卿堂堂》
  《大食調(一)》《大食調(二)》《秦王破陣樂》《王昭君》《飲酒樂》
  《聖明樂》《如意娘》《般涉調》《崇明樂》《平調子》《平調火鳳》
  《移都師》《天長久》《六胡州》《惜惜鹽》《何滿子》《三台》《武
  媚娘》《夜半樂》《上元樂》《薛問提》《九明樂》
第三章  《三五要錄》譜考辨與校譯
  一、《三五要錄·卷第一》
  (一)《三五要錄》譜考辨
  1.調子品(上)
  2.案譜法與琵琶旋官法
  3.十二律相生圖
  4.節拍與節奏
  二、《三五要錄·卷第二》
  (一)《調子品(下)》
  1.風香調(合笛黃鐘調、般涉調)
  《丘泉(二手)》《丘泉(二手)》《陳太娘(三手)》《白力相(四手)》
  《生超(四手)》《太常博士楊真操》
  2.返風香調(合笛雙調、水調)
  《丘泉(一手)》《丘泉(二手)》《番假宗(三手)》《白力相(四手)》
  《石上流泉》
  3.黃鐘調(合笛平調、性調)

  《撥合》
  4.返黃鐘調(同黃鐘調,合笛大食調、乞食調)
  《五娘(口手)》
  5.清調(合笛平調、般涉調)
  《撥合》
  6.雙調(合笛壹越調、沙隨調)
  《撥合》
  7.平調(合笛般涉調)
  《撥合》
  8.啄木調(從「返風香調」緩「L」弦)
  《啄木調》
  三、《三五要錄·卷第三》
  (一)《催馬樂[上]·律歌》
  《高沙》《夏劑》《東屋》《走井》《飛鳥井》《青柳》(《評勢海》
  《庭生》《我門》《我門平》一《大路》一《大材》《淺水橋》《判帶》
  《鷹子》《逢路》《老鼠》
  四、《三五要錄·卷第四》
  (一)《催馬樂[下]·呂歌·返風香調》
  《安名尊》《櫻人》《草垣》《山城》《紀儼州》《葛城》《竹河》
  《此殿》《石河》《養作》《妹與我》《淺綠》《蛛門》《席田》《大
  官》《裝山》《屆止自女》《酒飲》《田中井產》《無力纜》《難波
  海》《奧山》《我家》
  五、《三五要錄·卷第五》
  (一)《壺越調曲[上],沙險調同音》
  《皇帝破陣樂》《團亂旋》《春鶯哦》《玉樹后庭花》《賀殿》《鳥》
  《回杯樂》
  六、《三五要錄·卷第六》
  (一)《壺越調曲[下],琵琶雙調》
  《胡飲酒》《河曲子》《北庭樂》《韶應樂》《壹弄樂》《溢金樂》
  《承和樂》《河水樂》《菩薩》《酒鬍子》《酒清司》《飲酒樂》《查
  團橋》《武德樂》
  (二)《沙陀調曲,琵琶雙調》
  《陵王》《新羅陵王》《最涼州》《弄槍樂》《沁河鳥》《壹德鹽》
  《安樂鹽》《十天樂》
  七、《三五要錄·卷第七》
  (一)《平調,琵琶黃鐘調》
  《三台鹽》《皇摩》《萬歲樂》《慶雲樂》《回忽》《沿州》《想夫
  戀》《五常樂》《裹頭樂》《勇勝》《永隆樂》《倍腫》《春楊柳》
  《夜半樂》《扶南》《郎君子》《小娘子》《雞德》
  八、《三五要錄·卷第八》
  (一)《大食調曲,琵琶返黃鐘調》
  《散手破陣樂》《傾杯樂》《賀王恩》《武昌樂》《打球樂》《天人
  樂》《庶人三台》《仙游霞》《輪鼓祥脫》《長慶子》《感恩多》
  (二)《乞食調曲,琵琶返黃鐘調》
  《秦王破陣樂》《還城樂》《放鷹樂》《飲酒樂》《蘇芳菲》《撥頭》
  (三)《性調曲,琵琶黃鐘調》
  《長命女兒》《千金女兒》《安弓子》《王昭君》
  九、《三五要錄·卷第九》
  (一)《雙調曲,琵琶返風香調》
  《春庭樂》《柳花苑》

  (二)《黃鐘調,琵琶風香調》
  《喜春樂》《赤白桃李花》《長生樂》《西王樂》《應天樂》《清上
  樂》《感城樂》-《安城樂》《聖明樂》《弄殿樂》《河南浦》《央官
  樂》《赤白蓮花樂》《海青樂》《散吟打毯樂》
  (三)《水調曲,琵琶返風香調》
  《泛龍舟》《拾翠樂》《重光樂》《平巒樂》
第四章  綜論《唐樂琵琶三譜》
  (一)樂調(調式、調性)
  (二)節拍、節奏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