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煤炭性質分類和利用(第2版)

  • 作者:編者:陳鵬|責編:王蘇平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502592790
  • 出版日期:2020/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75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本從煤炭性質入手,以煤炭分類為主線,闡述煤炭利用過程中如何選擇和開發潔凈、有效利用途徑的專著,為讀者在中國煤炭資源、性質及分類到有效和潔凈利用工程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重點論述中國煤炭資源的特性、煤岩組成及其特點、煤質分析、煤的分類和評價方法,並針對不同種類煤的特性,分析了煤對各種轉化利用的適應性,闡明了煤性質與分類對焦化、燃燒、氣化、液化及對環境影響的指導作用,進而論述了煤分類學在煤利用工程中的應用。
    本書可供從事煤田地質勘探、煤炭生產及煤炭利用(如冶金、電力、化工、建材、環保)的技術人員以及物資和外貿等方面的科技人員、管理幹部和有關高等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陳鵬|責編:王蘇平
    陳鵬,男(1934.11.2),江蘇江陰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分院博士生導師,教授。195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后就讀北京電視大學數學系;20世紀80年代初赴美國,在俄亥俄大學化學系及猶他大學燃料工程系作訪問學者,進修2年。現任神結集團煤制油公司專家顧問組成員,兼任神華集團煤制油公司專家顧問組成員,兼任國際煤碳岩委員會(ICCP)委員和國際標準化組織(SC5)委員及「化工學報」、「煤炭轉化」期刊編委,「燃料化學黨報」編輯委員會顧問,並任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化學工程聯合(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浙江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先後獲獎9次,其中「煙煤黏結指數測定方法」和「煤岩學煉焦配煤方法研究」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煤炭的分類研究」等7項成果分別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此外獲發明專利2項,出版合著、專著5本,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本書第一版獲2004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錄
1  緒論
  1.1  20世紀煤化學進展回顧
    1.1.1  20世紀煤利用研究的重大貢獻
    1.1.2  20世紀煤利用研究的興衰
  1.2  煤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2.1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
    1.2.2  能源效率和潔凈煤技術
    1.2.3  煤化工的發展機遇
    1.2.4  煤基多聯產
2  中國煤炭資源的特點、分級及13個大型煤炭基地
  2.1  煤的生成:成煤作用及煤的系列
  2.2  中國煤炭資源分類和分級
    2.2.1  煤炭資源儲量的分類
    2.2.2  煤炭資源儲量的分級
    2.2.3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國家標準(GB/T 17766-1999)
  2.3  中國煤炭資源儲量和特點
    2.3.1  儲量
    2.3.2  資源分佈特徵
  2.4  13個大型煤炭基地
    2.4.1  神東基地
    2.4.2  晉北基地
    2.4.3  晉東基地
    2.4.4  蒙東(東北)基地
    2.4.5  雲貴基地
    2.4.6  河南基地
    2.4.7  魯西(兗州)基地
    2.4.8  晉中基地
    2.4.9  兩淮基地
    2.4.10  黃隴(華亭)基地
    2.4.11  冀中基地
    2.4.12  寧東基地
    2.4.13  陝北基地
3  煤的岩相組成與特性及其分類
  3.1  煤顯微組分及其分類
    3.1.1  煤岩宏觀組成
    3.1.2  煤岩顯微組分
    3.1.3  顯微煤岩類型
    3.1.4  顯微組分的成因
  3.2  鏡質組平均反射率
    3.2.1  鏡質組反射率:表徵煤階的分類指標
    3.2.2  最大反射率、隨機反射率和最小反射率
  3.3  反射率分佈圖
    3.3.1  用反射率分佈圖來判別混煤
    3.3.2  評價煤岩分離組分的純度
    3.3.3  反射率分佈圖的特徵劃分
  3.4  中國煤岩相組成特點
    3.4.1  中國煤岩組成的分佈特徵
    3.4.2  不同成煤時代煤顯微組分的性質差異
    3.4.3  還原程度及其應用
    3.4.4  顯微組分性質

    3.4.5  近代分析技術測試顯微組分性質
  3.5  煤岩參數對加工工藝的影響及「煤岩相化學」
    3.5.1  煤岩參數對加工工藝過程的影響
    3.5.2  煤岩學在煤化學中的應用及「煤岩相化學」
4  煤炭的組成、性質及檢測
  4.1  煤的化學組成與性質
    4.1.1  煤質分析中的基準與符號
    4.1.2  元素分析:碳和氫
    4.1.3  元素分析:氧和氮
    4.1.4  元素分析:硫
  ……
5  煤炭分類
6  煤分類學在燃燒工程中的應用
7  氣化工藝與煤質
8  煤分類學在集化工程中的應用
9  液化工藝與煤質
10  煤和煤利用過程中的有害物質及其防治
附錄1  煙煤分類用煤(洗煤)性質及其煉焦所得焦炭結果
附錄2  煙煤分類煤樣(大樣的浮煤)的分析結果
附錄3  煙煤分類煤樣(小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4  無煙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5a  褐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果
附錄5b  褐煤分類煤樣煤質特徵綜合表
附錄6  國際標準  ISO 15585硬煤-黏結指數測定方法2006-01-15  第一版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