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輿論格局的嬗變與地方政府執政理念研究--基於輿論主體的研究視角

  • 作者:史文靜|責編:丁沛嵐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197892
  • 出版日期:2019/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7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結合中國本土基層政治實踐對輿論生態進行分析,通過解構地方政府執政方式在現實中的核心地位,把基層政治放到地方社會歷史文化變遷的輿論格局中加以考察和把握。通過對基層輿論格局中各種微觀機制的分析,深入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挖掘政治和文化的聯繫,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回歸日常生活世界的傳播學研究。    
    本書的觀點可以表述為:第一,研究輿論格局的嬗變與地方政府的執政方式,實質上是探討中國本土政治的發展路徑;第二,與地方政府執政方式這種宏觀權力相關的輿論格局。其實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微觀權力,而地方政府執政方式和國家政權的穩定同深層次的輿論格局或文化權力的支撐是密切相關的。在考察輿論格局與地方政府執政理念的文化阻滯力,剖析輿論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執政理念的問題時,本研究試圖盡可能客觀地反映輿論格局嬗變的歷程,並把輿論和當地文化生態聯繫起來,以此解讀地方政府的執政理念。為獲得第一手資料,筆者進行了大量田野調查,實地走訪,核實情況,試圖從輿論與生態環境的關係中找出地方政府執政理念的文化阻滯力,並提出可行性對策。

作者介紹
史文靜|責編:丁沛嵐
    史文靜,山東煙台人,寧波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新聞傳播系主任,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新聞學專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后。台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傳播學會理事,寧波市網路傳播學會青少年分會理事,寧波市媒體報刊審讀專家。2016年度、2017年度浙江省「千人交流計劃」人才,寧波市高層次引進人才。長期從事新聞傳播學理論與實務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承擔和參加了20多項科研課題,發表論文40多篇。

目錄
導論
第一編  輿論歷史符號
  第一章  近現代中國輿論概念演變
    第一節  「輿論」語義的中西溯源
    第二節  「public」語義在中國的演變
    第三節  「輿論」語義的文化延續
  第二章  輿論的內在建構張力
    第一節  作為語用符號的輿論在不同歷史語境下的意義
    第二節  「公意」形成的內在張力
    第三節  輿論引導:現代國家意志下的秩序建構
  第三章  輿論主體在社會變遷中的內在演化
    第一節  輿論主體觀的中西、古今比較
    第二節  輿論主體論述的歷史局限
    第三節  互聯網時代語境下新「公眾」的塑造
第二編  輿論  基層  社區
  第四章  政府輿論引導的路徑與公眾認同
    第一節  社會文化變遷與公眾認同的困境
    第二節  政府信息管控與引導公眾理性認同
    第三節  生活實踐與回歸公眾情感認同
    第四節  農民的城市融入與新的公眾認同
  第五章  輿論主體在鄉村交往中形成的內生文化
    第一節  輿論主體與村落文化
    第二節  調研村落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  調查結果分析
第三編  輿論  情感話語
  第六章  大眾傳播媒介與輿論引導
    第一節  區域型主流媒體的深度融合
    第二節  區域主流媒體文化傳播影響力的構建
  第七章  情感與輿論主體
    第一節  新媒體時代的輿論格局
    第二節  新媒體時代的情感表達
    第三節  輿情事件情感分類及舉例分析
    第四節  輿情事件及事件情緒拐點分析
    第五節  基於情緒拐點的輿情案例分析
  第八章  話語與輿論主體
    第一節  典型輿情事件中的政府應對
    第二節  典型輿情事件中的政府話語模式分析
    第三節  政府話語危機的表現
    第四節  政府輿情危機應對策略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A  熱點輿情事件調查
附錄B  徐福村綜合情況問卷調查
附錄C  浙東鄉村振興政策調查
附錄D  徐福村村民公共生活狀況的問卷調查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