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智/漢字中國

  • 作者:王?|責編:蔡姍姍|總主編:曾振宇
  • 出版社:華夏
  • ISBN:9787508097923
  • 出版日期:2020/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9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漢字是人類史上最古老而傳承不絕的唯一古文字,它是我們先祖為記錄漢語而創造的符號系統。漢文化辭彙豐富,博大精深,它是中華幾千年文明連綿不絕的載體,更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中國叢書」立足傳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讓讀者更深入地體悟漢字文化的魅力,本系列叢書以漢字為主題,每本書介紹一個漢字,注重漢字背後的思想文化及精神內涵,借講解漢字來講述中國文化,將傳統中國思想中的關鍵概念以通俗的方式闡述出來,適合普通大眾對歷史文化的閱讀需求。
    儒家文化中有五種核心的價值,並稱為「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其中,「智」向來與「知」是通用的,而「智」更具有了一種「個人的理智」的意義。一般來說,「智」比起「知」來說是較為晚出的;而自孔子提出「五常」,儒家的「知」與「智」則是相通的,並在歷史上具有豐富的涵義。「仁」與「智」(知)集中體現在主體內在的感受和認識活動中,而這種主觀性的維度恰使兩者成為中國文化里的兩種最主要的德性。在孔子那裡,「知」與「仁」地位幾近等同:「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仁」、「智」如同山水相依,有著動靜咸宜的美感。在二者之外再加入「勇」,就構成了《中庸》所稱的「三達德」,貫穿于傳統文化的始終,「智」如流水一般提挈著主體的心志,通達于其他德性之間。

作者介紹
王?|責編:蔡姍姍|總主編:曾振宇
    王?,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哲學系公派聯合培養博士、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博士后、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副教授。研究方向:儒家倫理思想。曾在C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Springer出版源英文期刊發表論文數篇,已出版專著、論文集數部。主持的「儒家女性倫理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資助。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智」「知」的同源
  二、「智」「知」的歷史流變
  三、「智」「知」的理論建構
第二章  「智」在先秦的起源
  一、早期經典中的「知」「智」
  二、先秦儒家論「智」的簡易
  三、先秦道家論「智」的虛無
  四、先秦墨家論智
  五、先秦名家論智
  六、先秦法家論智
第三章  「智」在秦漢的兩個發展趨勢
  一、《呂氏春秋》中的「無知」之「智」
  二、《淮南子》中的反「智」之「知」
  三、董仲舒的「先知」之「智」
  四、王充的「知」觀念
第四章  魏晉時期的「智」範疇
  一、王弼的「知無」
  二、竹林玄學的自然之「知」
  三、郭象的「獨化」之知
  四、餘論
第五章  隋唐時期的「智」範疇
  一、王通的知行論
  二、智頡的「中」「止」之知
  三、《成唯識論》的心識之知
  四、韓愈的知性而知道
  五、成玄英的「境知兩忘」
第六章  宋代的「智」與「知」
  一、邵雍的「觀物」之知
  二、周敦頤的誠、幾之知
  三、張載的「盡性」之知
  四、二程兄弟的格致之知
  五、朱熹的知行相須
  六、陳淳論知行兩全
  七、陸九淵的知在「本心」
第七章  明代的「智」「知」
  一、薛?的「知性」
  二、陳獻章的虛靜自得
  三、王陽明的良知論
  四、王龍溪的正心說
  五、黃綰的知止
  六、聶雙江的「良知本寂」
  七、王艮的良知現成論
  八、羅近溪的「赤子」良知
  九、李贄的以童心求真知
  十、劉宗周的誠意之知
  十一、王夫之的以行兼知
第八章  清代以降的「智」與「知」
  一、顏元的習行知至
  二、戴震的以「知」論「智」

  三、庄存與的「約文以申義」
  四、魏源論知在行后
  五、譚嗣同以「仁至」為「知」
  六、章太炎以心為本的認知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