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超越街角發言者(表達權的邊緣與中心)(精)

  • 作者:左亦魯|責編:李晨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0160391
  • 出版日期:2020/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57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表達權的基本理論問題,特別是表達權「中心」以外的「邊緣」。表達權的「中心」以「街角發言者」經典範式為代表,它以保護公共對話和政治言論為核心,重視言論的內容而非言論的媒介,對處理說話、寫作和出版等傳統和典型言論最為游刃有餘。針對這些中心概念和元素,本書分別以「內與外」、「政與文」、「質與器」、「舊與新」和「本與變」為主題,考察公共對話外表達的邏輯和正當性基礎、表達權的文化維度、媒介對錶達權的影響、互聯網等新技術對經典範式的挑戰以及演算法、人工智慧對「言論」的突破和顛覆。通過研究「邊緣」,本書希望探索表達權研究地圖中的大片未探明地區,並由此思考挑戰「中心」的可能。

作者介紹
左亦魯|責編:李晨
    左亦魯,北京人,北京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耶魯大學法學博士(2016)、法學碩士(2012),清華大學法學碩士(2011)、法學學士(2008)。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法、網路法。

目錄
導論  邊緣與中心
第一章  內與外:公共對話外的言論與表達
  1.1  引言
  1.2  新《廣告法》與保護消費者
  1.3  公共對話之外的言論與表達:廣告、學術言論和專業言論
  1.4  結語
第二章  政與文:憲法第47條與「二元」表達權保護
  2.1  引言
  2.2  橫向解讀:現行憲法對錶達權的保護06l
  2.3  縱向解讀:表達權憲法保護的歷史演變
  2.4  結語
第三章  質與器:「基於媒介」模式與大眾傳播時代的表達權
  3.1  引言
  3.2  兩種模式之爭:「街角發言者」vs.「基於 媒介」
  3.3  「基於媒介」模式的確立:從廣播到有線電視
  3.4  再次面臨選擇:網路時代的到來
第四章  舊與新:告別「街角發言者」——網路時代的表達權
  4.1  引言
  4.2  前網路時代的表達權:「街角發言者」範式
  4.3  網路時代的表達權:告別「街角發言者」
  4.4  結語:表達自由的「想象力」
第五章  本與變:演算法、人工智慧與言論
  5.1  引言
  5.2  問題的提出:搜索王案、蘭登案和百度案
  5.3  問題的展開:演算法受表達自由保護嗎?
  5.4  問題的延伸:發言者本位、聽眾本位與強人工智慧的言論
  5.5  結語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