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王陽明(精)/未名哲人叢書

  • 作者:楊國榮|責編:魏冬峰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11134
  • 出版日期:2020/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16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王陽明》是一部介紹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普及讀物。全書從史論結合的角度辨析、闡述了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思想發展、歷史演變,及其對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的重要影響,包括心學形成的歷史前提、心體的重建、心與物、德性語境中的良知、群己之辨、致良知、知行之辨、心學中的名言問題、心學與晚明思想、明清之際的心學、心學的近代迴響等。全書既有一定的學術深度,又具有較好的可讀性,適合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對中國思想史感興趣的群體閱讀。

作者介紹
楊國榮|責編:魏冬峰
    楊國榮,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第六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院長。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華孔子學會理事會副會長,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主要學術兼職包括國際形而上學學會(ISM)主席、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會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倫理學、形而上學等,出版學術著作《善的歷程》《心學之思》《莊子的思想世界》等二十余種,多種論著被譯為英文、韓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

目錄
引言
第一講  心學形成的歷史前提
  一、性即理及其他:形上本體的強化
  二、心與理的緊張
  三、徘徊于朱陸之間
第二講  心體的重建
  一、心體與性體
  二、心即理
  三、成聖的內在根據
第三講  心與物
  一、心物之辨的內在含義
  二、存在與境界
第四講  德性語境中的良知
  一、德性的涵養
  二、德性與道德行為
  三、德性與規範
第五講  群己之辨
  一、成就自我
  二、人我之間
  三、無我說
第六講  致良知
  一、良知與致良知
  二、本體與工夫
第七講  知行之辨
  一、知行之序
  二、知行關係的展開
  三、知行合一與銷行入知
第八講  心學中的名言問題
  一、心體與言說
  二、名言與道
  三、「說」與「在」
第九講  心學與晚明思想
  一、泰州學派
  二、童心說與個體原則
  三、性體的回歸
  四、致良知說的展開
  五、東林學派與心學
第十講  明清之際的心學
  一、工夫所至即是本體
  二、個體與整體之辨
第十一講  心學的近代迴響
  一、良知與個性
  二、良知與直覺
  三、心力與意欲
  四、知行合一與性修不二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