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宋代音樂研究文論集(1研究理論與述評修訂版)/宋代音樂文化闡釋與研究文叢

  • 作者:編者:黃藝鷗//楊成秀//康瑞軍|責編:楊成秀|總主編:洛秦
  •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 ISBN:9787556603831
  • 出版日期:2019/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9
人民幣:RMB 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宋代音樂研究文論集》是一部集近代至今關於宋代音樂研究之綜的文論彙編,盡可能全面呈現百余年來宋代音樂研究取得的成果,以期把握宋代音樂研究的發展脈絡與研究現狀,為今後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學術積淀與參考,亦為中國音樂史學的不斷發展增添一份研究基礎。
    本書是其中一本,它以「研究理論與述評」立目,梳理宋代音樂研究之理論新視角/另視角,以及宋代音樂研究之研究的文論,遴選、收錄相關論文20篇,其中涉及宋代音樂研究理論的論文8篇,學術述評類論文15篇。這些文論體現了「『歷史-音樂人類學』思想與方法的引入」「宋代音樂研究的國際化視野」以及「跨學科視角的借鑒」三個方面的特點,反映了學界近些年在宋代音樂斷代史研究領域的新思考與反思。從圖表統計可以看出,該領域完全是一個新的增長點,所收錄的20篇中有18篇(占90%)是2009年即「首屆宋代音樂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出現的成果,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學界對於宋代音樂研究這個領域的高度關注,而且也充分體現了近年來對於宋代音樂的理論研究、方法論以及國際視野的思考呈上升趨勢,研究逐漸向深化邁進。

作者介紹
編者:黃藝鷗//楊成秀//康瑞軍|責編:楊成秀|總主編:洛秦

目錄
總序:再論宋代音樂研究的特徵分析與反思/洛秦
本卷編者序/黃藝鷗康瑞軍
理論新視角
  宋代音樂研究的特徵分析與反思/洛秦
  國際化視野下宋代音樂研究的新動向與新思考(2009—2013)/洛秦  康瑞軍
  「新史學」與宋代音樂研究的倡導與實踐/洛秦
  序言:音樂史學理論與個人感受/林萃青
  宋代音樂研究的社會史取向——以音樂制度為例/康瑞軍
  中國音樂編年史的理論思考——北宋音樂編年史研究的個案/黃藝鷗
書評與綜述
  趙如蘭《宋代音樂文獻及其詮釋》學術貢獻評價/常麗梅
  考源大晟樂鍾型態解疑宋代黃鐘律高——評《大晟鍾與宋代黃鐘標準音高研究》/王安潮
  解讀一位古代科學家心中的「律數」——簡評黃大同《中國古代文化與(夢溪筆談)律論》/鄭祖襄
  文化視野下的律學典案研究——評《中國古代文化與(夢溪筆談)律論》/王安潮
  中國音樂學的一面鏡子
  代序:史學觀念與宋代音樂研究的意義——林萃青《宋代音樂史論文集:理論與描述》的解讀/洛秦
  跨國跨文化視野中的中國音樂史學經驗——林萃青《宋代音樂史論文集:理論與描述》學習札記/康瑞軍  黃藝鷗  楊成秀
  挖掘、整理、再解讀:「新史學」觀的一次成功實踐——評曾美月《宋代筆記音樂文獻史料價值研究》/李大鵬
  一部深入描述宋代古琴音樂史的學術著作——評章華英《宋代古琴音樂研究》/林萃青
  回顧·反思·展望——首屆「宋代音樂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黃藝鷗
  「唐宋音樂史學研討會」綜述/楊成秀
  碰撞·對話·認同——「音樂史學建構與宋代音樂史學·第二屆中國音樂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綜述/黃藝鷗
  傳承·拓展·展望——第二屆宋代音樂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綜述/黃藝鷗
  「新史學」與宋代音樂研究的學科語境——寫在「第二屆宋代音樂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康瑞軍
附錄  本卷研究文獻總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