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兒童疾病心理學

  • 作者:(俄羅斯)娜·尤·德米特里耶娃|責編:胡艷傑|譯者:崔舒琪
  • 出版社:天津科技
  • ISBN:9787557672843
  • 出版日期:2020/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1
人民幣:RMB 4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介紹了相當詳細的信息,包括由各種因素(壓力、家庭中的錯誤教育方式、學習任務重等)引起的兒童心身疾病的表現。書中記錄了最常出現的兒童身體反應,這些反應包括神經官能症、睡眠障礙、高血壓、肥胖症、厭食症、慢性胃炎、濕疹和銀屑病等,這些疾病與各種負面情緒的出現相對應。除此之外,書中還給出了一些建議,能夠幫助成人應對和解決孩子的心身問題。

作者介紹
(俄羅斯)娜·尤·德米特里耶娃|責編:胡艷傑|譯者:崔舒琪
    娜·尤·德米特里耶娃,知名記者、治療師,育兒、情感、動機及成癮方面的專家。她感人且親密的少兒心理的剖析風格深受俄羅斯父母的喜愛。她的《兒童心理輔導課》系列、《教養危機》系列圖書,一經上架就在當地引起了巨大反響。其中,《兒童心理輔導課》系列(《兒童疾病心理學》為其中之一),從2016年在俄羅斯上架以來,已經再版多次,銷量達10余萬冊。

目錄
第一章  透視兒童心身疾病,還孩子無恙童年
  心身醫學,是心理學和疾病學交叉的一個分支
    轉換性?症:轉變性歇斯底里
    功能性綜合征:器官存在「功能性」障礙
    心身疾病:完全意義上的「病理性」疾病
  引起孩子生病的6個潛在心理因素
    內心衝突
    逃避的「好處」
    過去的經歷
    認同作用
    心理暗示
    自我懲罰
  心理因素是如何影響兒童身體健康的
    心身疾病的誘發機制
    消極情緒會向心身疾病轉換
    同一個人身上可能存在好幾種心身疾病的進程
第二章  關注兒童生病的5大心理誘因,讓孩子不再病由心生
  孩子屬於最易患身心疾病的人群
  兒童時期產生疾病的心理原因
    身體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
    溝通不足
    過度溝通
    溝通不均衡
    流於形式的溝通
  兒童情緒調節不暢的因素
    幼兒的情緒,持續時間短
    短暫的情緒反應,會損耗極大的心理能量
    孩子的心身疾病發展極為迅速
    孩子是否愛生病,與其性格有關
  家庭環境導致孩子心理創傷的6個因素
    忽視孩子的實際年齡特徵和心理需求
    孩子缺乏父母的愛撫和理解
    缺少讓孩子能進行獨立活動、遊戲的條件
    對其他孩子(兄弟姐妹)的嫉妒
    孩子與母親分離
    家庭成員間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統一
  學校對兒童心身問題的影響
    課程多、課業重,使孩子心累
    應試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扼殺了孩子的特殊天賦
    選特長班時,父母的獨斷也讓孩子很受傷
    家校共育,別忽略孩子在校的情緒表現
  成長階段不同,心身疾病的誘因亦不同
    心身疾病最早可追溯到胚胎期、嬰兒期
    「計劃外懷上的孩子」,易播下胎兒期心身失調的種子
    產後媽媽的負面情緒,能第一時間傳給嬰兒
    上學后,心身疾病表現得最明顯
    成長中不同性格的孩子,會產生不同的心理疾病
    孩子可能真沒病,只是「疑心病」作怪
第三章  家庭不良環境對兒童心身疾病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情緒和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父母關係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父母關係不良,容易使孩子產生急性或慢性心理創傷
    夫妻關係惡化的家庭,主要有3種關係模式
    父母對自身的角色沒有做好準備,也會誘發孩子的心身疾病
    母親太強勢,也會令孩子憋出內傷
  錯誤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心身健康的影響
    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排斥,易誘發心理疾病
    家庭經濟因素,也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
    教育方法失當,會讓孩子心理創傷加重
    父母的專制和過度要求,使孩子心身俱疲
    遭遇虐待的孩子,心理創傷會更深
    父母不小心的語言暴力,也會誤傷孩子的心靈
    傳遞錯誤指令,會間接懲罰孩子
    父母常見的錯誤「指令」
    教導和警告式的「指令」
  父母對待孩子疾病的態度及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面對孩子生病,父母的4種情緒表現
  父母對孩子疾病的4種不同反應
    正確地接受現實狀況,並展現出積極克服疾病的態度
    驚慌失措,感到無能為力的態度
    排斥的態度
    對疾病護理過度
  父母對孩子疾病的態度為什麼會相差萬里
    從前遭受的經歷,過去的體驗
    家裡只有一個孩子
    父母身體狀況不好,或是有親人經常生病
    父母通過大眾傳媒來獲取與疾病相關的信息
    父母毫無來由地堅信自我判斷,不信任醫護人員
第四章  兒童心身疾病的癥狀及種類
  心身失調症與心身疾病的類型和癥狀
    兒童心身反應中的5大典型癥狀
  心身疾病的癥狀
    遺尿
    噁心、嘔吐
    頭痛
    不明原因的發熱
    腹痛
    氣喘
  心身疾病的常見類型
    神經性厭食症
    貪食症
    肥胖症
    支氣管哮喘
    神經性皮炎
    濕疹
    銀屑病
    扁桃體炎
    糖尿病
    過敏

    貧血
    急性呼吸道感染
    膽道運動功能障礙
    耳炎
    口吃
    甲狀腺疾病
  心身綜合征
    抑鬱症
    腸易激綜合征
第五章  預防並治療心身疾病的方法——改善家庭關係
  重視家庭對兒童人格發展的影
    家庭和諧對親子關係的良好影響
    父母愛的多少取決於對孩子的接受程度
    父愛或母愛被破壞的原因
    親子關係中的6個階段
    父愛和母愛是有本質區別的
    維持家庭的和諧和父母的權威
  改善親子關係的13條策略
    對教養的不自信,過度照顧、溺愛和縱容孩子
    審查現有的親子關係和教育模式
    改變自己的行為,不促進孩子疾病的發展
    真正地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不給孩子增加額外的心理負擔
    留意孩子在學校的處境
    留意孩子日常的身體狀況
    根據孩子年齡,給予孩子適當的私人空間
    親子交流時,注意自己的方式和言辭
    請給孩子說出自己觀點的機會
    不要強迫孩子抑制自然的衝動
    不要用教育分歧加重孩子的病情
    不要毫無感情地與孩子交流
  改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家庭成員的內心衝突,會成為健康隱患
    家庭若不和諧,增加衝突的因素就形成了
    爆發家庭衝突時,家庭成員要消除分歧
  孩子生病期間,父母應該怎樣做
    正視孩子的心理障礙與情緒有關
    與孩子處好關係,才能使孩子的心靈不受創傷
    平常心對待孩子,是治愈孩子心身疾病的核心
    關於改善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的14個建議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