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飛花令里寫詩詞(地楷書)/時代寫字硬筆書法系列

  • 作者:龐中華|責編:王峰
  • 出版社:時代文藝
  • ISBN:9787538762013
  • 出版日期:2020/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
人民幣:RMB 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飛花令里寫詩詞(地楷書)》是由龐中華老師正楷書寫,收錄以「地」「木」「故」「樹」「等數個符合土地意象的字作為的飛花令行令關鍵字的詩詞,並附有蒙紙以供讀者臨摹。其中每個關鍵字嚴格按照其在詩詞中出現的位置順序,區分詩與詞的體裁,進行兩組從第一到第七字出現的完整循環。精心挑選的每一首詩詞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使讀者在臨摹字帖的同時,感受古典詩詞的動人之美,含英咀華,積累飛花之語。

作者介紹
龐中華|責編:王峰
    龐中華,重慶市人,祖籍四川達州。著名書法家、教育家和詩人。當代中國硬筆書法事業的開拓者。目任國家文化部十國硬筆書法協會第一至四屆主席兼法人代表,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終身名譽主席、國家教育部硬筆書法考級專家委員會主任、美國國際硬筆書法家聯盟主席、北京龐體文化藝術中心董事長,日本硬筆書道學院名譽教授及其他若干項社會兼職。     自一九八?年以來,有四百多種專著出版發行,至今三十余年暢銷不衰。其圖書總印數已突破億冊,並每年以愈一千萬冊的速度遞增,成為廣大青少年和讀者最喜愛的圖書。     他應邀多次在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龐中華硬筆書法講座」,聽眾以千萬計,掀起學習中國硬筆書法的熱潮。他創辦的「龐中華硬筆書法中心」及學院,迄今已培養一百八十萬餘人,桃李滿天下。他獨樹一幟的「快樂立體教學法」,在中國大陸和港台地區及日本、美國、東南亞、歐洲等地的世界級名校、機關、社團等演講數千場,影響深遠。他領導的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為提高國人的漢字書寫水平、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開展中外又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被譽為「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     龐氏硬筆書法藝術,繼承傳統,大膽創新,清新俊美自成一派,被譽為「龐體」,深受大眾喜愛。龐中華先生長期關心硬筆書法工具的發展與改革,率先使用國內外生產的各種書法工具以及傳統毛筆,近年來又自創國內品牌「龐中華牌書法用筆」。他書寫的大幅真、草、隸、篆等各種書體和外文、少數民族又字的書法精品,其技法精湛、美輪美奐,以其獨創性、藝術性和時代性,成為當代中國永恆的記憶符號。

目錄

地下若逢陳後主(唐·李商隱)
落地為兄弟(東晉·陶淵明)
疑是地上霜(唐·李白)
誰言天地寬(明·夏完淳)
爐火照天地(唐·李白)
鴻雁那從北地來(唐·王勃)
巴山楚水凄涼地(唐·劉禹錫)
地卑山近(宋·周邦彥)
滿地霜華濃似雪(清·王國維)
天涯地角有窮時(宋·晏殊)
三千里地山河(南唐·李煜)
花鈿從委地(宋·蘇軾)
天碧羅衣拂地垂(五代·歐陽炯)
羌悠悠霜滿地(宋·范伸淹)

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
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
城春草木深(唐·杜甫)
誰言寸草心(唐·孟郊)
離離原上草(唐·白居易)
北風卷地白草折(唐·岑參)
花門樓前見秋草(唐·岑參)
草色煙光殘照里(宋·柳永)
鬥草階前初見(宋·晏幾道)
風吹草低見牛羊(南北朝·佚名)
天粘衰草(宋·秦觀)
處處憐芳莩(五代·牛希濟)
原是今朝鬥草贏(宋·晏殊)
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

木落雁南度(唐·孟浩然)
樹木叢生(東漢·曹操)
心非木石豈無感(南北朝·鮑照)
投我以木瓜(《詩經·衛風·木瓜》)
精衛銜微木(東晉·陶淵明)
心似已灰之木(宋·蘇軾)
時人不識凌雲木(唐·杜荀鶴)
木蘭舟上珠簾卷(五代·李琦)
草木也知愁(清·曹雪芹)
山有木兮木有枝(先秦·佚名)
廢池喬木(宋·姜夔)
玉人初上木蘭時(宋·吳文英)
一路空山萬木齊(清·納蘭性德)
天教夫子休喬木(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宋·蘇軾)
爆竹聲中一歲除(宋·王安石)
郎騎竹馬來(唐·李自)
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

日暮倚修竹(唐·杜甫)
澗水無聲繞竹流(宋·王安石)
衙齋?聽蕭蕭竹(清·郟燮)
竹清松瘦(宋·辛棄疾)
斑竹枝(唐·劉禹錫)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南唐·李煜)
舊山松竹老(宋·岳飛)
林斷山明竹隱牆(宋·蘇軾)
自有茂林修竹(宋·吳潛)
新筍已成堂下竹(宋·周邦彥)

樹樹皆秋色(唐·王績)
綠樹村邊合(唐t孟浩然)
徒言樹桃李(唐·張九齡)
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
楊柳東風樹(唐·王之渙)
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
我家洗硯池頭樹(元·王冕)
樹猶如此(宋·辛棄疾)
雲樹繞堤沙(宋·柳永)
相思樹(金·元好問)
枯藤老樹昏鴉(元·馬致遠)
染盡湖邊樹(宋·陸遊)
金谷無煙宮樹綠(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宋·辛棄疾)

歸雁入胡天(唐·王維)
憶歸初罷更夷猶(唐·李商隱)
王孫歸不歸(唐·王維)
決眥入歸鳥(唐·杜甫)
兒童散學歸來早(清·高鼎)
遠望可以當歸(漢·佚名)
獨領殘兵千騎歸(唐·李白)
歸來仿佛三更(宋·蘇軾)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宋·岳飛)
宿鳥歸飛急(唐·李白)
又送君歸去(宋·王觀)
沉醉不知歸路(宋·李清照)
櫻桃落盡春歸去(南唐·李煜)
尊前百計見春歸(宋·歐陽修)

故人不可見(唐·王維)
衣故十年塵(唐·懷楚)
多病故人疏(唐·孟浩然)
人不如故(漢·佚名)
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
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故人昔新今尚故(唐·李白)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
無故尋愁覓十艮(清·曹雪芹)

卻道故人心易變(清·納蘭性德)
見人如故(宋·袁去華)
只有香如故(宋·陸遊)
休對故人思故國(宋·蘇軾)
散關清渭應如故(宋·陸遊)

鄉何處達(唐·王灣)
近鄉情更怯(唐·宋之問)
日暮線關何處是(唐·崔顥)
獨在異鄉為異客(唐·王維)
還顧望舊鄉(漢·佚名)
曾經多少望鄉人(唐·白居易)
一夜征人盡望線(唐·李益)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